大模型增强机器人交互和推理能力,人形双足机器人、智能仿生机器人等新产品涌现,工业机器人向观众展现着惊人臂力和灵敏度……日前,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从栩栩如生的仿真人形机器人、外骨骼穿戴式助行器,到工业机械臂、外科手术机器人……大会博览会期间,全球约160家机器人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近600款先进技术和产品参展,其中60款新品是首次亮相。这么多趣味性与科技感十足的机器人同场“炫技”,勾勒出机器人加速走进日常生活的图景。
【资料图】
融合感知,虚实结合的智能驱动
30秒内穿戴整齐,轻轻抬腿,就可快速行走,只需弯腰发力,即可轻松抬起近40千克的重物……如今,在电影中走红的外骨骼机器人已经从科幻世界走进现实,在康养、工业、消防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
黑色酷炫的外观和便捷的穿戴方式,“白虹3.0”外骨骼机器人以其优良助力效果而闻名。“最新款产品,针对康养、消防领域特定需求进行了迭代升级。”中国电科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李昀佶向记者介绍,本着“机器换人”“机器替代人”理念,“白虹”将人体运动状态与机器辅助效果紧密结合,使机械能可精准传递到人体髋部、腰部,并起到支撑保护作用,从而辅助人体实现行走、奔跑、上下楼梯和弯腰搬运等肢体运动。
记者在现场看到,当使用者准备做出抬腿动作时,“白虹”能马上提供动力辅助抬起,当你刚要弯腰起身,它就能敏锐识别动作意图,背部背杆会有向上的拉拽力帮人抬起腰身,极大缓解使用者的腰部、腿部压力,达到保护腰部肌肉和关节健康的作用,有效降低人体体力消耗,缓解肌体疲劳。
“新版本机体更轻便,体验更舒适。通过高性能控制算法,‘白虹3.0’可实时检测人体运动状态,分析得到人体运动意图,自动跟随使用者的腰部、腿部运动,为人体提供有效助力,其‘腰部搬运助力+腿部行走助力’相结合的功能为业内首创。”李昀佶说。
当前,融合感知、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结构仿生等新技术加速渗透,机器人呈现出虚实融合、智能驱动、泛在交互等发展特征。
以今年大会上Festo展出的仿生飞行家族新成员“仿生雨燕”为例,其体内有着十分紧凑的构造,容纳了扑翼机构、扑翼控制元件、通信技术、升降舵和尾翼。在一个非常小的空间内,安装了一个无刷式电机、两个伺服电机、电池、齿轮箱和几块电路板。同时,通过超宽带技术(UWB)室内无线电导向系统,主控电脑、无线电模块和飞行器之间实现交互,仿生雨燕可在定义的空域内实现协调、自主的群体飞行。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机器人产品中出现了很多“六轴+附加轴”的机械臂。
在展会现场,一条黑色轨道上,橙色的6轴机械臂正在地轨上运动作业。这是库卡工业机器人直线6轴的新产品KR FORTEC-2 ultra和RL4000地轨,库卡工业自动化工程负责人、智能焊接产品经理党园清介绍,它可以应用在焊接、涂胶、机械加工、搬运、码垛等方面,展会上的这款可以搬运480千克重的物品,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实现最大负载800千克。
党园清说,工业机器人对于精度要求非常高,比如库卡此次展出的六轴焊接机器人,精度已接近于头发丝。
人形机器人,“忽如一夜春风来”
如果将机器人融入我们的生活,人形机器人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一走进博览会场馆,就传来这一声声高昂的吟诵声。循声望去,原来是仿生人形机器人“李白”和“杜甫”在把酒吟诗。一旁,几张机器脸配合TOF深度摄像头,还可以捕捉和再现几乎所有的人类微表情。
“好诗!太白兄!”一旁的杜甫正伏案书写,时而眉头紧锁、时而闭眼摇头,每一个神态动作都顺滑自然。据工作人员介绍,杜甫和李白是今年的新面孔,这两个智能仿生机器人可以彼此互动,更具趣味性。
“我们今年带来了自主研发的超级电机,也就是机器人的可动关节,又叫柔性执行器。它能更柔和地展示出机器人的动作,让机器人的动作更像人。我们还在去年的基础上将机器人的皮肤进一步升级,让它在触觉和视觉上更像人,真假难辨。”EX机器人集团研发工程师西尔告诉记者,仿生人形机器人最符合人们对机器人的印象,它不仅拥有人类的外形,还可以模仿人类的语言、动作和习惯。
为什么要将机器人做得如此逼真?“我们工作生活中使用的大多数工具都是根据人来设计的,如果一个机器人有着跟人一样的身体结构和行为方式,它们就可以更自然地使用工具完成各类工作。”在西尔看来,人形机器人在外表、动作、认知等方面更接近于人类,这方便其打破机器人应用场景的壁垒,走向通用智能。
事实上,人形机器人是集机械、材料、电子、控制、智能、仿生等多学科交叉的产物,产业带动性强,但技术难度也高,尤其需要软硬件上的结合。
在现场,优必选科技的Walker X、熊猫机器人优悠等大型人形机器人再次集体亮相,为现场观众还原展示了大运会闭幕式现场的骑平衡车。
“我们的‘人形机器人智能多模态交互系统’,是集人机交互、指令理解、自主规划、任务执行等技术于一体的智能系统。”据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接入AI大模型后,利用优必选大型人形机器人自带的视觉、语音、3D深度、压力等异构多源传感器获得的多模态数据进行融合感知,不仅可以明显提升人形机器人在实际应用场景下的自主决策能力,还能依靠自身的视觉感知系统构建其所处环境的3D语义环境地图,并且通过多轮交互的方式准确提炼对话中的人类语义信息,自主生成可执行的拟人化任务指令流,让人形机器人合理并准确地执行任务。
“AI大模型、具身智能等技术与机器人的有机结合,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双足行走的机器人,看到了与人皮肤很像的机器人。未来拟人类的机器人可能将是产业风口和发展方向。”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梁靓感觉“一开始爬坡很慢,突然间开始加速”。
行走速度最快可以达到每小时6千米的“悟空”,通过融合腿足运动技术与环境感知技术,实现了机器人的三维环境地图构建和自主动态导航;全身超过60个智能柔性关节的“七仙女”,是一款真正能实现陪护功能的双足保姆机器人;“多拉”的背后,是视触觉双模态模型与模仿学习机能,这使得它能够更快速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任务……
不得不说,技术交叉融合趋势愈发明显:人形机器人“忽如一夜春风来”!
“机器人+”,行业应用加速拓展
走进“机器人+制造业”展区,新松白车身点焊机器人工作站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只见4台两米多高的大型工业机械臂,同步摇头、转身,正在白色的汽车骨架上“戳戳点点”,高精度、高节拍地自主完成汽车点焊动作。
“汽车点焊是工业机器人的高端应用领域,其难点在于机器人控制系统定位精度和点焊效率。”据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行业经理马骋介绍,工作站使用的新一代工业机器人采用公司自研的控制和软件系统,焊接效率高达2.2秒/点,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并可满足钢点焊、铝点焊等多种焊接工艺。
“目前,已有近百台点焊机器人进入国内多家汽车主机厂,被广泛应用于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厂商中也有使用。”马骋说。
随着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不断拓宽,生产环境对机器人的体积、重量、灵活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机器人正向着小型化、轻型化、柔性化的方向发展,“人机协作”成为工业机器人研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机械臂夹取苹果轻轻拧动,模仿果农采摘的手法,苹果便被轻松摘下,放入传送带……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展示的AutoPicker多臂苹果采摘机器人,专为矮化密植果园设计,每小时可采摘400~550个果子,整合了采果、纳果、储果三大功能,实现全程自动化采收。
6个工业机器人、9个工艺流程,安川首钢的新能源电池盒机器人智能生产线正快速工作,所有工业流程配备数字孪生系统,可实现虚实联动,让管理者随时掌握生产线状态。
如今,制造业、农业、商业等应用领域遍布机器人身影。创新技术迭代加速,应用领域不断细分,是本届机器人大会带给记者的直观感受。
记者从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了解到,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已占全球的一半以上,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此外,我国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据专业测评显示,国内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工业应用领域,已在部分行业实现国际赶超。但也要看到,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仍面临技术积累不足、高端供给缺乏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推动机器人产业迈向中高端。
今年年初,工信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
“各类创新主体的产出质量稳步提升,创新链条不断完善,有力促进了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化升级。”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大会上表示,中国不仅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还在技术创新、高端制造、集成应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器人产业正逐步逼近变革跃升的临界点,蕴含着澎湃的发展动能。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最丰富的应用场景,有条件、有能力把握住变革机遇,为全球发展贡献更多方案和智慧。”辛国斌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大力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应用牵引,深入推进“机器人+应用行动”,加快成熟场景推广,鼓励新兴领域先行探索。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建立用户单位和机器人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带动一批高端整机关键零部件和工业软件创新突破。三是坚持融通发展,坚定企业发展信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强央地协同,共同培育世界级机器人产业集群和应用示范基地。
展望未来,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英说,高端化、智能化和生态构建是中国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词。新技术加快融合创新突破,机器人应用场景持续扩展,大模型将成为机器人的智能大脑,机器人将助推行业数字化转型,机器人生态加速共融共生。
(本报记者 崔兴毅)
大模型增强机器人交互和推理能力,人形双足机器人、智能仿生机器人等新
原标题:聚焦双轮驱动核心能力新城控股上半年实现营收417 68亿8月30日
据澎湃新闻,8月31日,随着G55501次列车从福州南站开出,福厦高铁正式
大家好,小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1991年属什么生肖多大了,1991年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30日电(记者姜煜)8月28—30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
香港知名女星突然复出,在地铁站拍节目气质独特获赞高知女神
,你们好,今天0471房产来聊聊一篇扎特C小调钢琴协奏曲,扎特C小调钢琴
关于卤牛肉怎样吃正宗做法的内容,包含卤牛肉的做法最正宗的做法正宗卤
狐朋狗友一群不如知心朋友一个,酒肉朋友一堆不如患难之交一人人生百味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
烘培板块概念股有哪些?(8月30日),烘培板块概念股有哪些?桃李面包(6
8月30日晚间,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安汽车,000625)发布半年报
来源:证监会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新社台北8月30日电大陆赠台大熊猫“圆圆”30日迎来19岁生日。台北市
今年以来我国物流运行总体平稳前7月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4 7%
安徽安庆市正式成立“老年助餐慈善基
记者日前从安庆市民政局获悉,该市慈善会近日设立老年助餐慈善基金,共同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该基金专项用于资助城乡社区老年食堂、社
安徽淮北积极落实2022年电网防汛度汛
近日,国网淮北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来到110千伏中泰变电站开展防汛隐患排查。该公司积极落实2022年防汛度汛措施,提前细化应急预案,推进极端
安徽全椒县完善拓展人力信息资源助企
今年以来,全椒县不断完善拓展人力资源信息库、劳务对接信息库、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库三库信息资源,已摸排400多家次企业缺工岗位信息1 2万个
宿州市埇桥区柔性引进博士推进乡村振
宿州市埇桥区实施博士汇工程,柔性引进29名博士担任副乡镇长或园区副主任,他们将为加快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强化智力支持。目前,博士专
安徽印发出台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方
为进一步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省政府印发《安徽省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方案》,明确从编制2023年预算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
5月份安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近日,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发布了我省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统计数据。统计显示,我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 3%,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0 4个百分
安徽多种方式引导群众防范非法集资风
合肥地铁1号线、3号线上滚动播放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视频,淮南市发布《致老年群众的一封信》……6月份是一年一度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宣传月,今
铁路部门持续加大长三角地区运力投放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随着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为进一步适应旅客出行需要,助力复工复产,铁路部门自6月10日起持续加
安徽六安持续精准施策全力促进工业发
六安市与蔚来汽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智能电动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区。该园区一期计划2023年上半年投产,建成后将具备年产30万吨铝压铸产能,
安徽淮北全力维护外卖送餐员合法权益
为切实防范化解新业态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强化外卖送餐员权益保障工作,淮北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维护外卖送餐员合法权益。淮北
湖南涟源开展专项行动一对一为企业纾
位于涟源市的湖南三合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两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行,生产聚氨酯和岩棉复合板。因产品升级与产能扩充,急需新增两条生产线,
湖南蓝山县进村入户排查整治自建房安
老叔,这栋房屋墙体有开裂痕迹,要维修加固,安全重要!5月20日,蓝山县塔峰镇果木村,党员干部上门开展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连日来
一季度湖南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
近日,湖南省工业通信业节能监察中心发布一季度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耗统计监测报告。据该报告,一季度全省146家主要高耗能企业的万元
济南起步区一年来累计签约优质项目11
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建成通车,占地4000余亩的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产业园加快施工……记者21日采访获悉,建设实施方案获批复一
山东发布通知启动传统民居保护利用试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传统民居保护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省部署开展传统民居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此次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