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灰山头”变身绿色富民宝库
发布时间:2022-11-01 21:40:08 文章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我们岩洞餐厅国庆期间生意异常火爆,成了许多年轻人必来的网红打卡地。”谈及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常山县辉埠镇路里坑村岩洞自然餐厅负责人余


(资料图片)

“我们岩洞餐厅国庆期间生意异常火爆,成了许多年轻人必来的网红打卡地。”谈及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常山县辉埠镇路里坑村岩洞自然餐厅负责人余家富一脸喜悦。看中路里坑村原生态岩洞的生态开发潜力,余家富在此打造了一家集营地火锅、烤肉和酒吧为一体的网红餐厅。仅国庆开业期间,就收入10余万元,带动附近村民增收1.5万元。

如今的路里坑村,远山翠意、近处葱茏,农家乐、民宿散落于修竹茂林间,游客纷至沓来,生态资源正逐渐转变为生态收益,“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发家致富的“金山银山”。

然而十年前,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20世纪80年代,辉埠镇石灰石产业飞速发展,带动一时经济效益。但是好景不长,村民们渐渐尝到了破坏环境带来的苦头。“家里完全不敢开窗,晴天出门一身灰,雨天出门一身泥。”回忆起当年的场景,村民曾发荣连连摇头。为让村民重见绿水青山,2013年,常山县启动“蓝天三衢”生态治理工程,对石灰石产业链条开展系列整治,3年时间,全面淘汰关停83孔石灰立窑和142条石灰钙生产线。

关停拆除并非整治终点。2019年10月,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指出,常山县虽已全面关停多家轻钙企业,但企业腾退区域的生态修复还需进一步加强。

如何对生态修复工程进行跟踪督导,推动巡视整改落地见效?常山县委巡察机构以省委“七张问题清单”机制为牵引,针对问题,构建县委巡察办主管、责任部门牵头整改、纪检监察组织督导的联动机制,拧紧巡视“反馈、整改、督查、评估、问效”整改链条,推动政治巡视走深走实。同时,把巡视整改落实情况与责任单位“一把手”和班子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县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巡视整改工作质效。

常山县纪委监委运用“室组地”监督机制,主动出击,由片区纪检监察室牵头,联合派驻机构及属地乡镇纪委,实地检查整改进度,发现问题现场交办,以联席会议形式对巡视整改质效进行“过堂会审”,推动巡视问题真改实改。

省委巡视反馈以来,常山县持续完善《轻钙产业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对关停轻钙企业腾退后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加快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共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提升项目7个,修复面积达到2895亩。

尘埃散尽后,常山调转“船头”发展绿色经济。通过产业转型,辉埠区域累计腾出能耗空间48万吨标煤,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扩容提质腾出发展空间,还为大批原轻钙企业的失业工人带来了就业希望。40多岁的东乡村村民樊小羊,原就职的常山华盛碳酸钙有限公司关停后,入职浙江雪村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月收入提高近4000元,“上班环境好,也安全。”樊小羊说。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乡村旅游也红火了起来。目前,全村共有8家农家乐、民宿,年均经营收入达300多万元。谈起未来,路里坑村农家乐老板刘志明眼睛发亮,充满憧憬:“我们村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也更有信心了,明年准备改建餐厅、升级民宿,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我们美丽的家乡游玩。”(刘琳玲 常山县纪委监委)

乐活HOT

娱乐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