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通讯!北京平谷法院多举措促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发布时间:2022-10-31 20:28:28 文章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雪泓“你好,我是黄松峪村委会工作人员,我这里有一个涉及宅基地的纠纷需要法院派人指导调解。”今年9月的一个早晨,北京


【资料图】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雪泓

“你好,我是黄松峪村委会工作人员,我这里有一个涉及宅基地的纠纷需要法院派人指导调解。”今年9月的一个早晨,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12368热线接到村委会干部小高的求助电话。接到派单后,平谷法院速裁法官带领两名调解员来到黄松峪村,与乡镇土地科工作人员、村干部一起,促成纠纷当场化解。

据了解,自2019年以来,平谷法院主动融入区域基层社会治理,将重心前移、职能下沉,通过大力推进解纷资源整合、“多元调解+示范性诉讼”工作模式、开展多种形式普法宣传等举措,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实质化解。

“表面上看是3个案件,但背后潜藏着数百起纠纷,如果不提早介入化解,就会有大批量诉讼进入法院。”今年5月,平谷法院网上立案系统提示有3件被告相同的立案申请待审核,这个情况引起了立案庭干警的注意。

事情发生在去年。张某等人作为学龄前儿童的法定代理人,分别与北京某公司签订《早教学员注册合同》,约定该公司向张某等人的学龄前儿童提供早教服务。此后,这家公司因经营不善关闭,双方就剩余学费退还问题引发矛盾。

“家长们自发组建微信群进行维权,目前群成员已经有130人了,陆续还会有更多家长加入。”平谷法院立案庭副庭长董小明调查了解到。

为了防止群体性诉讼发生,平谷法院立案庭一边对进入诉讼程序的纠纷快速立案并作出判决,一边积极协同区市场监管局、公安分局及区教委等单位,组织家长与涉诉公司多轮协商,最终成功在诉前化解纠纷270余件,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事后,有家长感叹:“不用打官司就把我们的问题解决了,真是省时省钱省心!”

采访中,董小明告诉记者,近年来,平谷法院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针对类型化案件,采取“多元调解+示范性诉讼”工作模式,选取具有共同事实和法律争议点的案件先行审理、先行裁判,用示范裁判确定规则、指导调解,努力促成批量纠纷以非诉方式及时就地化解,切实达到“审理一案,解决一串,教育一片”的效果。

平谷法院立案庭庭长刘晓娟介绍,今年以来,平谷法院大力推进解纷资源整合,横向打通与辖区其他政法机关、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各类调解组织、行业协会等治理主体间的联络渠道,纵向深入“区、镇、村、网格员”微网格工作体系,内部压实“党组—立案庭—各部门—专职队伍”四个层级,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内部到人的多元联动、共治共享的解纷格局。今年1至9月,除全区万人起诉率同比下降外,有12个乡镇街道万人起诉率均呈下降态势,占比66.67%。

乐活HOT

娱乐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