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资讯】不能给“499元月饼”留下灰色空间
发布时间:2022-08-26 16:43:08 文章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戴先任距离今年中秋节不足一月,各式各样的月饼礼盒开始在线下商超、电商平台等渠道上线。近日,中新经纬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有不少月饼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戴先任

距离今年中秋节不足一月,各式各样的月饼礼盒开始在线下商超、电商平台等渠道上线。近日,中新经纬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有不少月饼礼盒的售价在500元监管红线下徘徊,部分商家更是大打“擦边球”,将礼盒标价定为499.99元,但运费却高达600元;甚至还有商家在线下偷偷卖着价格高达2000元的月饼礼盒。

月饼过度包装、添加各类名贵馅料或混合销售高价商品等,导致了“天价”月饼的出现。为了遏制“天价”月饼,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要求,重点监管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

相关规定的出台,让今年的月饼市场“天价”月饼变得难觅其踪,月饼礼盒包装也持续“瘦身”。但一些无良商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通过打“擦边球”,继续变相销售“天价”月饼,让相关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让奢靡之风、过度包装现象仍死而不绝,继续对社会风气带来不良影响,也继续造成包装浪费,带来包装物污染,甚至一些商家还将质量低劣的月饼用豪华包装包裹,以高价出售,从而损害消费者权益。

如有商家将礼盒标价定为499.99元,卡“红线”销售;有的标价“499.99”月饼,还需另付运费600元,运费比商品价格还高,目的就是为了规避相关部门的500元盒装月饼限价的规定。而在线下,一些远超过500元的“天价”月饼也并不鲜见,一些商家还公然出售;在线上,虽然商家不敢公然标价出售超过500元的“天价”月饼,如果消费者需要,他们会通过微信、支付宝支付或对公转账,进行“天价”月饼交易。

要防范“天价”月饼问题再次卷土重来,况且在一些地方,“天价”月饼问题,仍没能得到较好遏制,“天价”月饼仍在变相销售,除了暴露出监管死角,也在于“天价”月饼在消费市场仍有需求。比如,一些人仍不能理性消费,有面子消费需求,而一些“天价”月饼买卖背后隐藏的甚至还有违规收受礼品现象。

不管是逃避监管“抖机灵”的“499元”月饼,还是或隐或显仍然售卖的“天价”月饼,都是对监管或直接或变相的“对抗”。如果对这些问题不能及时整治,“天价”月饼乱象还有可能抬头,有蔓延开来的可能。一些商家变相销售“天价”月饼,实则也是对监管底线的试探或“火力侦察”。所以,必须坚定地“打回去”,要防范“天价”月饼“重夺阵地”,改头换面卷土重来。

不能让月饼市场给“499元”月饼留下灰色空间。“天价”月饼变相销售,整治不能留死角。要防范“天价”月饼禁而不绝、死灰复燃,就需要监管部门能够加强对月饼等市场的监管力度,要守好“红线”,对变相、隐蔽销售“天价”月饼现象,加大查处力度。

同时,还要继续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遏制奢靡消费等不良社会风气。广大消费者也要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要能注重实际,不要盲目攀比,进行面子消费。据了解,一块月饼的成本不过几块钱到十几块钱,购买动辄数百甚至数千元的“豪装”月饼、“天价”月饼,甚至不过是在被商家收割“智商税”,是一种“买椟还珠”,消费者要能树立理性消费观念,才能更好维护自身权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天价”月饼乱象存在不止一时,也有着根深蒂固的成因,要完全杜绝并非易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对此,就需要久久为功,再接再厉,关键要能强化监管力量,需要继续深化整治行动,从供需两端一齐发力,从而促进月饼能够回归食品属性,回归传统文化本源,让平价月饼成为主流,让“天价”月饼再无生存空间。

关键词: 灰色空间

乐活HOT

娱乐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