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选:“火炉”之城的气象部门如何战高温
发布时间:2022-08-26 15:27:17 文章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法治周末》记者杨代媛今年7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持续大范围极端高温天气过程。历来有“火炉”之称的重庆,气温更是屡创新高。数据显示


(资料图)

《法治周末》记者 杨代媛

今年7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持续大范围极端高温天气过程。历来有“火炉”之称的重庆,气温更是屡创新高。数据显示,重庆市有16个区县最高气温创下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其中,8月18日、8月19日,重庆北碚连续两天出现45℃高温,打破全市极端高温纪录。

近日,《法治周末》记者从重庆市气象局了解到:自高温天气以来,该局发布重要气象信息专报9期,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1期、高温红色预警信号5期,其中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已持续14天。及时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Ⅳ级、Ⅲ级应急响应和抗旱应急响应特别工作状态。

与此同时,重庆市气象局还联合市卫健委、应急局、林业局、农业农村委等相关部门发布高温中暑、森林火险、农业灾害等预警信息;会同电力公司增加预报会商研判频次,每天2次预报会商研判、每天5次更新未来24小时逐时温度预报。

光有预警并不够,重庆市还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目前发射增雨防雹火箭弹、高炮弹6288枚,实现增雨1.67亿吨。8月23日下午4点,中国气象局调派的一架高性能飞机已经抵达重庆,只能降水天气系统进入重庆境内,将于重庆全市的107门高炮、99台火箭联合“出击”,向天索雨。

早在2009年,重庆市气象局就制定了技术标准——《跨座式单轨交通防雷技术规范》,作为轨道交通防雷管理的技术支撑。2019年修订的《重庆市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将城市轨道交通归入防御雷电灾害重点管理,要求相关单位制定防雷安全制度,督促落实防雷安全措施,制定完善雷电灾害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包含雷电灾害应急内容的演练等。

此外,重庆率先提出“气象灾害敏感单位”概念。2009年,市政府出台了《重庆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首次以规章的形式明确了“气象灾害敏感单位”是防御气象灾害的责任主体。

如今,重庆市气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已经将全市4830家的企事业单位纳入气象灾害敏感单位库。

2012年10月16日,《重庆市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土地利用空间管制专项规划》出台,为保护气象探测环境提供了有力的“靠山”。

据了解,截至目前,重庆起草制定了两部地方性法规、4部政府规章,为气象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乐活HOT

娱乐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