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推荐:司法护航让“燕山明珠”水清岸美
发布时间:2022-08-16 15:44:19 文章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雪泓通讯员蒋博东管泽亚作为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燕山明珠”密云水库是展现北京生态环境保护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雪泓 通讯员 蒋博东 管泽亚

作为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燕山明珠”密云水库是展现北京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一张亮丽名片。


【资料图】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生态司法职能,积极推进以法治保水为核心的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司法屏障,全力护航水源保护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去年12月,密云法院采用“3+4”大合议庭模式,对北京市首例因违法倾倒、填埋有害垃圾引发的污染环境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依法开庭审理。法院认为,被告人田某军等七人在未取得行政许可情况下,相互勾结串联,非法倾倒、掩埋含有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其行为已构成污染环境罪,依法判处7人11个月至2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判处1万元至2万元不等的罚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判处刑罚之外,7名被告还被判处承担相应民事责任,连带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76万余元。

据介绍,近年来,密云法院深入贯彻“两山”理念,持续推进环资审判专业化建设,将位于水库一级保护区的溪翁庄法庭设置为保水法庭,配齐配强审判力量,建立起3个专业化审判团队,将与环境有关的24类民事案件、15类刑事案件和9类行政案件均由保水法庭“三合一”集中审理,5年共审结环境资源案件626件,其中刑事案件29件,民事案件494件,行政案件69件,执行案件34件。

密云法院保水法庭负责人孟娜法官说,坚持恢复性司法理念,探索建立环保禁止令预防性司法机制,是该院在环资审判专业化道路迈出的重要一步。

在一起非法排污案件中,某公司将污水排放到水库支流白马关河中,造成水体严重污染。依据《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密云水库综合执法大队对该公司罚款20万元。然而,该公司并未按时履行该处罚决定。在催告未果后,执法大队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随后,密云法院严格依法审查,裁定准予强制执行,坚决支持水库执法大队行使职权,严厉惩处在水库一级保护区的违法排污行为,并水库周边群众进行警示教育,最大限度消除污染隐患,保障库区水源安全。

据了解,近年来,密云法院积极推进法治保水跨区域司法协作、全流域协同治理,与河南淅川法院签订《关于共建法治保水司法示范基地合作框架协议》,从审判业务交流、司法协作、诉源治理等八个方面开展共建合作,围绕环保禁止令签发、疑难案件审理等问题开展交流研讨,推进法治保水跨区域司法协作、全流域协同治理,共建法治保水司法示范基地。

此外,密云法院还与区生态环境局联合制定《环境保护禁止令实施办法》,联合区检察院、水库综合执法大队建立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密切关注重点领域法律风险,围绕违建拆除、蜂产业发展等问题,与镇政府座谈研讨300余次,撰写调研报告、信息35篇,发送司法建议21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以来,密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反复协调,妥善化解毗邻密云水库涉及3个村2000户5000名村民的高尔夫球场占地纠纷,成功腾退土地3000亩。同时,还妥善执结需要移植树木6000余棵的强制腾退大棚房案件,充分保障了申请人胜诉权益,最大限度降低了被执行人的经济损失。建立“村内吹哨、法官报到”机制,实现涉环境纠纷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的转变,诉前化解水库退养、移民补贴等纠纷1000余起。同时,密云法院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体系,构建法治保水“1+4”工作模式,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保水的工作意见》,推动形成预防、打击、保护、修复“四维一体”工作格局,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审执工作,为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乐活HOT

娱乐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