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焦点:一意孤行花自开
发布时间:2022-07-29 15:27:18 文章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水墨精神□大凤大约只有历尽沧海之人,才能读懂姜元正笔下的人物。画家姜元正,生于1935年,现为山东省美协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姜元正先生

■ 水墨精神

□ 大凤


【资料图】

大约只有历尽沧海之人,才能读懂姜元正笔下的人物。

画家姜元正,生于1935年,现为山东省美协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姜元正先生很早就对西方绘画艺术尤其是印象派之后的野兽派、立体派,包括非洲木雕艺术、原始洞窟艺术、西方现代雕塑艺术、日本浮世绘都有着系统的研究和比较深入的艺术实践。

他早期的油画作品已十分成熟,后来走向国画。虽然材料变了,但观念的现代性让他的笔墨具备了一种倔强而鲜活的生命感。因此,他的作品较之同时期许多画家具备鲜明的现代性,个性强烈,风格突出。

其实,对于文人画而言,题材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它们是笔墨表达的媒介而已。和他的花鸟一样,姜元正先生的人物画图示简约洗练,概括力很强,逸笔草草,写胸中逸气。这来自于他的用笔,用笔体现的是线的质量,线的质量则来自于书法。

梳理姜元正先生的书法可以看到,他三四十年前的书法多取法唐以前,追魏晋风度,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涉猎更加广泛,下延至宋元明清诸家。以至于我们今天看到姜元正先生的书法千变万化,自由奔放,有着很强的可读性,又分明一派人书俱老的天真。

经过数十年对于绘画观念与技法以及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入思考和实践,姜元正先生从传统人物画的藩篱中解放出来,用传统的中国文化观念、绘画方法和中国画材料直接画现代女性,直指生活本身、生命本身。如果说姜元正先生笔下的高士图、禅佛图是基于传统文化背景的笔墨表达,带有某种程式化与符号化,那么,他的人物画——摩登女郎系列作品,则是基于时代生活与时代审美留下的笔墨屐痕。 笔者喜欢姜元正先生画的女性人物尤为传神,更可贵的是,姜元正先生的笔墨灌注着不声张的悲悯气息,那是对生命短暂、青春易逝、时光容易把人抛、人生如寄的终极层面的悲悯。

画中女性人物,以形写意,既不脱离造型,又千变万化,让人目不暇接。最显眼的部位是眉宇,眉宇之间是不一样的情绪,特别传神。深深浅浅的命运,冷冷热热的感受,都在纸上,都在笔墨里。

譬如作品《一杯苦酒喝到老》,画面中仅一只苹果、一杯苦酒、一个女人,笔墨无多,然整幅画已如此感人。类似的作品还《心太软》《喂(打电话)》《林间清泉高卧图》《天涯归来仍无家》,都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惆怅感

尽管画的不是气势磅礴的山水,不是宏大叙述的主题性创作,而是当下我们生活中的那些司空见惯的普普通通的青年女性,但画的境界很博大,有一种勘破人生的慷慨之叹和遍览俗世炎凉的苦味在里面,但苦而不涩,哀而不伤,不仅不极端、不批判、不紧张,反而有着一种正大的中和之美。

凡是了解姜元正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是深情之人,摩登女性不只是他的艺术符号,更是一种艺术精神的物化。如果说丁雄泉画出了女性蓬勃而又纯粹、与万物合为一体的生命的热烈,朱新建画出了城市女人窗帏前的孤冷,那么,姜元正先生画出的则是历经人生艰辛与无奈之后的那份寂寞,还有那份历尽沧桑之后的心有不甘。

值得注意的是,姜元正先生在这些摩登女性的画作上的题款不是那种浅显的、具体的语言,恰恰是唐诗、宋词、元曲、流行歌词和自作诗,将笔墨的时空骤然从现实中拉开的同时,又在文化的高度实现了某种精神上的对接。

乐活HOT

娱乐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