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速讯:拒绝外借除颤仪的医生,还有更好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2-06-17 09:40:06 文章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医眼人间□孙宏涛前一段时间,上海、北京、河南郑州三座城市相继发生120出诊风波,一时引发诸多关注。不妨先对这3起事件作一回顾——在上海

■ 医眼人间

□孙宏涛


【资料图】

前一段时间,上海、北京、河南郑州三座城市相继发生120出诊风波,一时引发诸多关注。

不妨先对这3起事件作一回顾——

在上海的相关事件中,根据上海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当时,救护车被求助者拦住,要求救护车医务人员出借车载除颤仪,“由于该病人在自己家中,救护车上的急救医生现场无法判断,出于先将车上急症患者送往医院的考虑,没有同意出借”。

在北京,针对顺义120急救分中心延迟救治问题,顺义区委区政府和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在后来的官方通报中,对值班车组、顺义120急救分中心、顺义区医院以及顺义区卫生健康委四个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均进行了说明。其中,“值班车组医生刘某云在收到紧急救治任务单后,未能按照相关要求在第一时间内先出车”。

在郑州,网络反映“郑州120延误救治大学生”事件后,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成立事件专项调查组,开展全面调查。后通报称:调度人员存在三方面问题:对急症患者病情判断有误;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足;重要事项上报制度执行不力。

尽管这3起事件具体情况不同,相关责任人责任及其收到的处分也不完全一样,但从深层次来看,这3起事件背后其实是一个问题:相关责任人缺乏对生命基本的敬畏。

尤其是上海、北京的两位当事人是医务人员,他(她)们忘记了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无论任何时候,抢救患者的生命都是第一位的。

比如上海的事件中,120医生被人临时拦路请求计划外出诊抢救,120医生拒绝出诊后,对方再次提出外借车上的除颤仪,医生再次拒绝。这样的反应,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出不出诊?借不借机器?出诊的话,车上还有其他患者。外借机器的话,显然不符合相关规定,这样的问题的确置120医生于两难之中。

但是当这位医生冷漠地摇上车窗离开的时候,已经把自己置于新的困境中,其职业生涯也留下了一个污点。因为,于情于理,他都可能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第一,电话请示120调度,请求增派新的救护车出诊。

第二,如果总调度明确不能增派救护车,请示是将自己改派还是继续原计划回站。

第三,如果调度不能增派救护者,又没有明确指示,此时应迅速评估自己车上患者的疾病情况。在遵循“生命第一、重症第一”的原则下,判断应该先救谁,决定自己是否应该出诊。当然,不得不说,能做到这步,已经是“天使”了。

救护车上“先救谁”的这一幕,如果“平移”到急诊室,是不是答案就会更明显一些:急诊室里各种病人都有,在医生救人的时候,时不时还有新的重病患者加塞、插队,这种情况下,应该先救谁?怎么救?

答案很简单,依然是“生命第一、重症第一”。

值得强调的是,除颤仪是不能外借的。即使在紧急情况下外借,也必须是借出除颤仪的医生自己拿着去。

记得笔者曾经在一个医生组成的微信群里表达了上述意见,结果遭到了一些年轻医生的围攻。这让我感到很遗憾。

要知道,如果这些基本的医生素养都搞不清楚,他们也不会成为好医生。尤其是遇到危急且纠结的情况下,可能就会重蹈覆辙。

任何时候,如果没有对生命的尊重,背离了“生命第一”的原则,就会出问题。而履行这样的原则时,医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风险,也是必然的。这是职责所在,也事关职业修养。

(作者系心脏外科主任医师,现工作于阜外医院心外科)

乐活HOT

娱乐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