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与激情 记济南军事法院法官蒋瑾的一天
发布时间:2022-05-09 05:01:12 文章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姜东良梁平妮通讯员刘瓅黎她是奋战在执法办案一线的军事女法官,“司法为兵”是她永远不变的初心;她创造100%调解结案的“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东良 梁平妮 通讯员 刘瓅黎

她是奋战在执法办案一线的军事女法官,“司法为兵”是她永远不变的初心;她创造100%调解结案的“不败战绩”,“问不倒”是部队官兵给她最亲切的称呼;她敢想敢干,创建了全军首家吸收地方调解力量的调解委员会……她就是济南军事法院法官蒋瑾。

记者通过观察她一天的工作生活,刻画出一位军事女法官充满速度与激情的日常,这也是整个略显“神秘”的军事女法官群体的缩影。

早上八点整,办公室

军事法院的工作时间开始于早上八点,蒋瑾通常提前十分钟就风风火火地赶到办公室。出生于军人世家,蒋瑾法律本科毕业后投身军营,这既是家庭影响,也是个人选择。入伍18年,蒋瑾早已习惯了“留好时间量”。她烧一壶水,趁着水烧开的间隙梳理好工作计划,然后给自己冲上一杯热茶,作为开启忙碌一天的小小仪式。

蒋瑾主要负责家事审判工作。2021以来,她创造了100%调解结案的“不败战绩”。手头的这个案子当事人都在海军部队服役,工作原因两人见面机会很少,甚至连离婚都是在电话里提出的。蒋瑾审理过30余起双军人离婚纠纷,在她看来,“调解是技术,更是艺术”。她说:“好的家事法官当然要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储备,但与当事人共情的能力有时更加重要。”对于这起案件,蒋瑾决定首先劝服当事人给彼此一个坐下来深入交流的机会。“看上去并不难的事情,但对于积怨颇深的两人,至少得花一个上午的时间。”蒋瑾笑着说。“以我的经验,最好一上班就把电话打过去,这时候人的心情比较平静,不容易激动,能‘听劝’。”

其实,疫情发生前,蒋瑾大多会选择面对面调解的方式,相比于电话调解,她认为观察到当事人的动作、表情、神态更有利于开展工作。由于部队工作的特殊性,军人离开驻地到法院非常不便,于是蒋瑾把自己的调解室和审判庭放在了陆军某连队的活动室、空军某场站的会议室、海军某仓库的小操场……她深知军人兼顾工作和家庭不易,“军人家庭婚姻往小里说是军人的家事,出现问题会牵扯官兵大量精力,往大里说是关系部队稳定的国事,后院不稳往往影响军心士气,进而对国防建设造成负面影响。”蒋瑾说。

中午一点半,办公室

蒋瑾是济南军事法院唯一一个中午不回宿舍休息的人。部队单位通常留出午休时间,这个时候的营区安安静静,但在蒋瑾看来,如果不利用这个时间思考问题多少有点浪费。中午吃过饭,她又回到电脑前,把刚结的一个涉及军产的合同纠纷作为案例添加到最近正在编写的普法课件中。

自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施行后,蒋瑾就琢磨着如何让部队官兵读懂用好这部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说干就干,她编写了一套适合部队官兵的民法典普法教材,配以生动活泼的漫画,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蒋瑾并不满足于此,她认为,这套教材必须要时时更新,更要推出一些“周边产品”增添学习的趣味性,让法律知识真正入脑入心。她编剧和主演了微电影《擎护》,讲述军人如何通过军事法院开设的涉军维权“绿色通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成为各部队新兵入伍开展法治教育的“保留节目”,还获得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的“金法槌”活动二等奖。在疫情期间推出“云课堂”——通过部队内网以“直播”的形式授课,随时根据“网友”的提问解答法律问题。这是对她法律专业知识储备量的考验,而每堂课下来她都对答如流、游刃有余,得了个外号“问不倒”。

在济南军事法院同事们的心中,无论是影片里,还是日常工作中,蒋瑾都是当之无愧的“女一号”,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耀眼成绩的取得,靠的就是像海绵里挤水一样地利用时间,持之以恒、厚积薄发。

下午五点半,操场

每天下午五点到六点是济南军事法院固定的体能时间。蒋瑾通常会先放下手头的工作,到操场跑上三五公里。在她看来,强健的体魄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点,更何况作为军人更应当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常年坚持体育锻炼,使蒋瑾跟同龄人比起来更显年轻,也更苗条。蒋瑾认为,通过运动,大脑在多巴胺的刺激下,总能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济南军事法院新近成立的军民共建人民调解委员会就是蒋瑾“一个激灵”想到的主意。这是全军首家吸收地方调解力量的调解委员会,与军事法院开展司法调解形成了很好的互补,起步伊始就调解了两起案件。她还协调辖区内公证处为军人军属快速办理公证业务,把15天的公证周期缩短为3天,大大方便了部队官兵,这也是全军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第一个”。先下先手棋,善打主动仗。在跑道上,她享受汗流浃背,也享受头脑风暴,“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也体现在蒋瑾工作的方方面面。

晚上九点半,书房

暖暖的灯光里,是蒋瑾一天中少有的“慢时光”。蒋瑾的丈夫也是军人,2019年工作调动到甘肃武威,两人一个济水之南,一个河西走廊,相隔1500公里。儿子正备战中考,女儿还在牙牙学语,思来想去,丈夫的工作条件更便利一些,于是狠狠心把一双儿女都送去了西北,主要由老人照看。

蒋瑾的父母是典型的革命军人,“他们呀,可真是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蒋瑾打趣道。如今老一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蒋瑾身上得到了传承。虽然不常见面,但蒋瑾与丈夫感情甚笃,甜蜜如初。她和儿子约定好,每晚通过微信视频检查儿子背诵作业,时间允许的话,两人就开着视频各自学习——蒋瑾看看书,儿子誊抄、默写、演算,母子俩偶尔同时抬起头,便相视一笑。儿子的学习从不让蒋瑾操心,他很快适应了新的学校,成绩名列前茅,这当然得益于蒋瑾的以身作则、身先垂范。所谓“言传身教”,“身教”更重要,蒋瑾从小也很少见到父母,但她从没觉得自己缺失过爱。她从父母身上学到了责任担当、拼搏奋斗,以及珍视所爱。“高效的工作很重要,高效的陪伴也是。”蒋瑾常常这么说。在她看来,只要方法得利,总能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

这就是蒋瑾高效有序、有条不紊的一天,她像一个停不下来的小马达,总是元气满满、神采奕奕。对蒋瑾来说,她对军法工作的责任和热爱,便是永不枯竭的动力之源。

乐活HOT

娱乐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