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上的边境派出所-
发布时间:2022-04-24 09:16:52 文章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本报通讯员田洪涛摄影报道2022年1月17日,中山边境派出所民警在德宏州芒市中山乡中缅界河旁中国一侧开展巡逻。2021年9月7日,民警手拉手过河开

本报通讯员 田洪涛 摄影报道

2022年1月17日,中山边境派出所民警在德宏州芒市中山乡中缅界河旁中国一侧开展巡逻。

2021年9月7日,民警手拉手过河开展边境巡逻。

2022年1月18日,执勤民警在执勤点对过往车辆、人员进行检查。

2021年11月19日,执勤点民警和民兵在观察边境情况。

2021年9月7日,民警在将犯罪嫌疑人带离现场。

2021年9月8日,民警抓获涉嫌偷渡的犯罪嫌疑人。

2021年9月7日,民警在穿越森林。

2022年1月7日,邦达执勤点民警在进行消毒。

2021年11月6日,执勤点民警、民兵在准备吃饭。

2022年1月18日,民警甘玉琴在和女儿视频通话。

2020年12月27日,民警、民兵在夜晚勤务结束后开会。

中山乡位于怒江西畔的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东南部,与缅甸毗邻,辖区最高海拔2836米。从芒市到中山有71公里,需要经过389道弯。驻守在此地的芒市边境管理大队中山边境派出所担负着31.08公里边境线与278平方公里辖区面积的边境保卫和治安管理任务。

漫长的边境线上,森林密布,断崖、陡坡等特殊地貌遍布其中。原本这里没有路,是派出所民警们硬生生开辟出了一条巡逻路。不过,所谓的路也遍地都是尖如刀刃的利石,稍有不慎腿脚就会被划伤,稍有不慎就可能掉入怒江中。陡崖峭壁、高温暴雨、毒虫野兽,是执勤民警和民兵常年面临的情况,一趟走下来,往往需要六七个小时。

“在这条狭窄的巡逻路上,两边都是寂静的山谷,基本看不到人的身影,也听不到车辆驶过的声响,只有中缅界河的水流声和动物叫声。”中山边境派出所所长王松说。他介绍说,这些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经过执勤人员的改建,住宿环境改善了,巡逻道路更宽了,灯更亮了,每隔一百米还配备了监控设备,条件好多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山边境派出所及驻地护边员、民兵组成了防控力量,实行24小时勤务制度,坚守国门和边境一线,筑起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4月10日21时,从芒市方向驶来一辆货车。驾驶员向执勤民警出示了身份证,熟练地扫完健康码。在看了一眼自己手机上的气温显示后,驾驶员对车外的执勤民警说:“奇怪了,芒市这几天气温都在30摄氏度左右,这里怎么才10摄氏度,风还这么大,你们辛苦啦!”

“我们有这堆火塘。”辅警杨岩站相笑着介绍,“可别小看了这个每天燃烧的小火塘,除了取暖,一日三餐都仰仗着它哩!”

由于执勤点离派出所较远,执勤人员每天都在点上做饭。大家围着火塘一起吃饭聊天,在谈笑风生中、袅袅炊烟里,去除一身疲惫。

护边员是辅助移民管理队伍维护边境稳定的专门群众力量。派出所的民警们总是会对来访的人介绍护边员的辛苦和付出。

执勤护边员杨翠江,手臂有多处伤疤,那些都是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留下的。2021年11月27日,她因为在之前巡逻时摔伤而留在执勤点值守。在突然接到执勤点分点求助需要后,她担心同事有危险,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体情况,只用8分钟就跑了平常28分钟的路。完成任务后,她已经走不动路了,疼得龇牙咧嘴、脸色发青。同事埋怨她不要命了,她却如释重负地说:“值得!”

中山边境派出所始建于1959年1月。春去夏往,秋过冬来,变化的是四季,不变的是坚守。无论何时,民警、辅警、护边员都如同执勤点上不熄的“火塘”,在卫国戍边中发光发热。

(本报实习生 刘栋 于睿同 对本版亦有贡献)

乐活HOT

娱乐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