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江南区打造品牌调解室多元化解纠纷-
发布时间:2022-03-28 16:54:04 文章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马艳通讯员杨敏卓赵应超“真的感谢你们帮我们解决问题,真是太感谢了。”2022年初,杨某龙感激地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艳 通讯员 杨敏卓 赵应超

“真的感谢你们帮我们解决问题,真是太感谢了。”2022年初,杨某龙感激地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司法局“宜来调解工作室”、福建园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福建园派出所“警民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民警(辅警)们说道。

据了解,杨某龙于2019年在几内亚某输变电项目工程务工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导致腰椎压缩性骨折。事发后,工程项目部因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只能对杨某龙采取临时救助措施,未能第一时间进行手术,故造成其骨头错位生长,无法行动。回国后,杨某龙长期接受治疗,期间用人单位支付近28万元的补偿金后便不再支付后续费用。因杨某龙行动不便,且治疗费用花销巨大,故其家属从河北省石家庄市来到广西南宁市,向位于江南区的用人单位讨要赔偿。杨某龙家属同用人单位虽就赔偿问题多次磋商,但双方意见分歧很大,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2022年1月26日,“宜来调解工作室”接到了福建园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寻求帮助的信息后,该调解工作室的负责人谈宜来便与同事立即赶往现场。

“宜来调解工作室”获悉案情后,就案件疑点、难点、堵点问题主动对接南宁市医调委、法律援助律师,并联同福建园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福建园派出所“警民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理清处置思路,决定从易到难逐个击破争议问题。经过调解,1月28日,用人单位及杨某龙家属达成一次性赔偿协议:用人单位赔偿杨某龙115.5万元,并明确支付方式、支付期限。至此,一起工伤赔偿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据悉,“宜来调解工作室”于2019年7月25日成立,是江南区司法局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立,并以荣获“司法部专项活动突出个人”的谈宜来的名字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

“从报警到调解成功,前后不到一个星期,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谈宜来说,“调解室以‘哪里有矛盾就往哪里调’的理念,通过‘早介入、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早化解’的手段,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自“宜来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共调解矛盾纠纷89件,涉及金额600余万元,先后调解一批在社会面影响较大的案件,并于2020年获评自治区级个人调解室。

在总结多年调解经验的基础上,江南区司法局探索出“四方联动”调解机制,建立了一支汇集司法局工作人员、民警(辅警)、律师和人民调解员等力量组成调解队伍。律师发挥专业优势,精准提供法律服务,找到矛盾调和点,确保调解结果有法可依;人民调解员则是聘请当地的乡贤或德高望重的退休干部,发挥其在乡镇街道社区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天然优势,争取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结合城区司法局工作人员、民警(辅警)等政法干部具有政策法律素养和调解能力的工作优势,通过说、辩、评、议、调、处等方式,形成贴近百姓、法理结合、促进和谐、群众满意的调解集群,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小事不出门,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我们最大的优点就是植根基层,无论是司法局工作人员、民警(辅警)等政法干部,还是律师及人民调解员,都非常熟悉社情民意,都处于预防化解矛盾的前沿,都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我们来自群众,又服务于群众,能够最大限度实现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江南区司法局局长梁咸梅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广‘宜来调解工作室’经验和‘四方联动调解’机制,通过‘一站式’服务,让人民群众只进一扇门,就可以根据需要获取多方面、多元化的调解服务。”梁咸梅说。

乐活HOT

娱乐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