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家15亩烤烟收入近5万元,地里废弃的烟膜还让我额外收入了500多元。”日前,在重庆市黔江区白土乡三塘村的废弃农膜收购点,建卡贫困户董成章将废弃的烟膜过完秤,领到钱时高兴地说,“烟地清理干净,干活也清爽。”
农膜包括农用地膜和棚膜等,具有保温、保墒、增肥、除草等作用。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膜在我国得到了广泛使用。有统计显示,我国仅地膜每年用量就达上百万吨,并且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
然而,随着农膜的广泛应用,一些使用后的地膜未及时回收,成为田间的“白色污染”,对农业生产构成了潜在威胁。
“白色革命”带来“白色污染”
重庆是用膜大户,数据显示,2018年重庆市的农膜使用量约为1.2万吨。“种水稻要发秧苗,秧苗要靠膜把它保护好,我们每年都会用掉不少的膜。”重庆永川区临江镇天星村的种粮大户康建国告诉记者,他种植了10余亩地的水稻,每年需要花费千余元购买农膜。
与康建国同村的高桂英是村里的果树种植户。她说,果树从果苗培育到长成结果,多个阶段都需要用到农膜。“农膜的确好用,但是只能使用一次,每年用完后,废旧的农膜就成了垃圾,同杂草一起被烧掉。”
“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只能烧了。不然留在地里,鸡鸭会把它吃进肚子。”永川区多位村民向记者透露,此前,他们处理废弃的农膜都是采取烧掉的方式,并且也只能烧掉一部分,有些膜藏在土里不容易找到。“第二年种子撒下去都不能发芽,我们也很头疼。”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曾经被誉为给农业生产带来“白色革命”的农膜,如今已成了田间“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白色革命”带来的正面意义正在逐渐被残留污染造成的危害所蚕食。
“‘白色污染’正在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质量,严重影响农机播种施肥作业和作物生长。”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资源环境处的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目前,主要用膜区域每亩地膜累计残留量在4到20公斤,个别地块甚至突破30公斤。地膜残留超标将直接导致作物减产,小麦减产幅度2%至3%、玉米减产10%、棉花减产10%至23%。
废旧农膜“齐聚”回收网点
为解决废弃农膜带来的污染难题,自2018年开始,重庆将废弃农膜回收工作交由重庆市供销总社牵头实施。
今年5月,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明确废弃农膜包括的范围和各级各部门的职能职责,要求加强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资金支持与回收、加工企业日常管理等,促进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制度化、规范化。
重庆市供销社综合经济发展处处长皮晋介绍说,他们依托重庆市供销系统网点优势,在农村建立了农膜回收网点,让田园中的废旧农膜有“归宿”。目前,重庆已建立乡镇(街道)回收网点820个,覆盖了80%的涉农乡镇(街道),16个贮运中心、15家企业承担了全市废弃农膜利用加工任务,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
重庆市供销社相关工作人员透露,截至10月底,重庆全市回收废弃农膜8782吨,超额完成全年8000吨的回收任务。到2020年,重庆市废弃农膜回收将覆盖所有涉农乡镇,新建回收网点210个、贮运中心22个,实现每个赶集场镇至少设有1个回收点(站),每个区县(除渝中区)至少建成1个贮运中心的目标。
“过去,农民普遍不知道废弃农膜的危害,也不知道如何处理。”重庆多个区县供销社的负责人坦言,在建立专门的废弃农膜回收点后,他们发放了废弃农膜回收倡议书,编制了废弃农膜回收顺口溜,对废弃农膜的危害进行了广泛宣传。如今,已有不少农民主动拿着废弃农膜来回收网点销售。
白色垃圾也能变废为宝
回收后的农膜是一种可再生资源,通过加工后可实现变废为宝。日前,记者在位于綦江区的民鑫再生资源公司加工车间里看到,该车间的仓库里堆满了回收的废旧农膜。
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废旧农膜被粉碎、清洗后,通过热融、挤出,就变成了再生塑料颗粒,这些再生塑料颗粒呈黑色,大小如米粒。这些塑料颗粒全部就近卖给綦江区工业园区的企业,可用来加工塑料板凳、警示筒等塑料制品,从而实现变废为宝。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再生资源公司是綦江区采用市场化手段,融合民营资本,在该区供销合作社的主导下,吸纳自然人股东共同组建而成,其主要业务之一就是处理废旧农膜。目前,已形成了“回收-分拣-加工”的产业链条和可持续发展体系。
尽管废旧农膜能成为工业材料,但其回收工作目前仍面临诸多难题。走访中,重庆多位村民坦言,他们尽可能地将田间的废旧农膜收集起来,拿去卖掉。但由于现在使用的农膜老化快、易破碎,人工捡拾十分困难。有时候辛苦捡拾一天,最多能捡5公斤多,只能卖几元,所以很难持续下去。
有业界专家分析称,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地膜仍然以超薄地膜为主,一些农资店面虽然也出售符合国家标准的加厚农膜,却因价格较高基本无人问津。而超薄地膜不到捡拾期就会烂在田间地头,根本无法回收。
对此,有专家建议,要实现废旧农膜回收,分管生产、流通领域的相关部门必须积极参与地膜整治工作,依法查处打击违法生产销售不达标地膜的行为,从源头上杜绝不达标地膜进入市场。同时,加快改进残膜回收技术,并研究在地膜使用集中地建立工厂的可行性。
扬子晚报网6月14日讯(通讯员张爱国记者梅建明)6月12日上午,事故当事
注意!今日暴雨来袭未来三天福建以阴雨天气为主雨水上线,暂享清凉最新
流量时代,企业争相发力线上,变着花样引流不足为奇。即便是老牌企业如
爱范儿早报导读披头士最后一曲,AI协助完成ChatGPT推送重要更新多地高
提到工具,你想到的是什么?办公场景中的扫描、传输、会议等工具,还是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近日印发《上海市“元宇宙”关键技术攻关行动方案
本场赛后,巴特勒和洛瑞出席了新闻发布会。记者向巴特勒提问:在控
作战室内,编队指挥员密切关注战场态势,指挥各舰迅速组成对空防御队
相信大家对商务标书包括哪些内容,五羊本田哪些是独立标?的问题都很疑
华夏时报记者付乐冉学东北京报道近日,《华夏时报》记者发现,微信支付
同花顺数据显示,2023年6月13日,浙富控股获外资卖出67 14万股,占流通
鄂军赢得开门红,13支三人女篮青年军鏖战江城---6月13日上午,“汉水杯
我从______大学光纤专业毕业后,于8月开始在县通信分公司工作。我从事
北京遇上西雅图演员表,京遇上西雅图演员表的基本详情介绍很多人还不知
两年后,我才知道为什么赵丽颖的婚姻如此仓促,拖了这么久。2018年5月
安徽安庆市正式成立“老年助餐慈善基
记者日前从安庆市民政局获悉,该市慈善会近日设立老年助餐慈善基金,共同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该基金专项用于资助城乡社区老年食堂、社
安徽淮北积极落实2022年电网防汛度汛
近日,国网淮北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来到110千伏中泰变电站开展防汛隐患排查。该公司积极落实2022年防汛度汛措施,提前细化应急预案,推进极端
安徽全椒县完善拓展人力信息资源助企
今年以来,全椒县不断完善拓展人力资源信息库、劳务对接信息库、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库三库信息资源,已摸排400多家次企业缺工岗位信息1 2万个
宿州市埇桥区柔性引进博士推进乡村振
宿州市埇桥区实施博士汇工程,柔性引进29名博士担任副乡镇长或园区副主任,他们将为加快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强化智力支持。目前,博士专
安徽印发出台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方
为进一步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省政府印发《安徽省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方案》,明确从编制2023年预算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
5月份安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近日,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发布了我省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统计数据。统计显示,我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 3%,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0 4个百分
安徽多种方式引导群众防范非法集资风
合肥地铁1号线、3号线上滚动播放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视频,淮南市发布《致老年群众的一封信》……6月份是一年一度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宣传月,今
铁路部门持续加大长三角地区运力投放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随着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为进一步适应旅客出行需要,助力复工复产,铁路部门自6月10日起持续加
安徽六安持续精准施策全力促进工业发
六安市与蔚来汽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智能电动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区。该园区一期计划2023年上半年投产,建成后将具备年产30万吨铝压铸产能,
安徽淮北全力维护外卖送餐员合法权益
为切实防范化解新业态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强化外卖送餐员权益保障工作,淮北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维护外卖送餐员合法权益。淮北
湖南涟源开展专项行动一对一为企业纾
位于涟源市的湖南三合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两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行,生产聚氨酯和岩棉复合板。因产品升级与产能扩充,急需新增两条生产线,
湖南蓝山县进村入户排查整治自建房安
老叔,这栋房屋墙体有开裂痕迹,要维修加固,安全重要!5月20日,蓝山县塔峰镇果木村,党员干部上门开展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连日来
一季度湖南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
近日,湖南省工业通信业节能监察中心发布一季度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耗统计监测报告。据该报告,一季度全省146家主要高耗能企业的万元
济南起步区一年来累计签约优质项目11
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建成通车,占地4000余亩的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产业园加快施工……记者21日采访获悉,建设实施方案获批复一
山东发布通知启动传统民居保护利用试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传统民居保护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省部署开展传统民居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此次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