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系列农作物生物技术取得突破,这些技术有望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帮助人们应对未来的气候变化,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更好的营养,预示着一场新的“绿色革命”到来。
高产新小麦品种催生第一次“绿色革命”
(相关资料图)
第一次“绿色革命”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一系列科学技术进步的出现,粮食产量与日俱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农学家诺曼·博洛格成功培育出高产抗病的半矮秆小麦品种,这种小麦使谷物产量增加了一倍多,成为应对世界粮食危机的关键。这项农业技术的推广,被称为“绿色革命”。
随后,其他作物育种家在博洛格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了其他主要谷物的产量。自1961年以来,全球谷物产量增长了400%,而世界人口增长了260%。博洛格因其成就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博洛格历经20年艰巨的杂交工作培育出高产抗病的小麦品种。今天,作物育种家正在现代生物技术工具的加持下,显著提高作物产量、耐受干旱以及对抗病虫害的能力。
新技术大幅减少氮肥使用量
在第一次“绿色革命”时期,农作物需要增加化肥施用量才能获得更高的产量。但有些肥料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农作物未吸收的氮和其他肥料流经地表会刺激河流、湖泊和沿海地区中有害藻类的生长。过量的氮肥会被土壤细菌分解,导致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不断上升,二氧化氮导致全球变暖的“威力”是二氧化碳的300倍。此外,利用大气氮生产工业氨是能源密集型产业,预计到2050年,氮肥的生产将消耗全球能源的2%。
好消息是,两个现代植物育种团队取得重大突破,将大幅减少农作物生产所需的氮肥量。
今年7月,中国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报告称,基因OsDREB1C在水稻中犹如一个“分子开关”,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和氮素利用效率。进一步的田间试验证明,在水稻品种中增强表达这种基因,可使水稻产量提高30%以上,氮素利用效率提高25%以上。而且,本次发现的关键基因不只限于水稻内,还广泛存在于玉米、小麦等作物基因组中。
氮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但植物不能直接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它们可以利用的形式。花生和大豆等豆类植物有根瘤,可以利用固氮细菌为植物提供氮肥。水稻和小麦等谷物植物则没有这种能力,必须依靠从土壤中的肥料中吸收无机氮,例如氨和硝酸盐。
今年7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一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成功地对水稻品种进行基因编辑,使其根部适合固氮细菌。因此,当在有限的土壤氮条件下生长时,基因编辑品种的水稻产量会比常规品种高20%至35%。相关研究刊发于《植物生物技术杂志》。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每年可为美国农民节省数十亿美元的化肥成本,同时也有益于环境。他们相信,这一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应用于其他谷物作物。
利用动物肥胖基因让植物“增肥”
据美国《理性》杂志报道,来自北京大学、贵州大学以及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动物肥胖基因让植物“增肥”。科学家们将动物肥胖基因FTO转入到水稻细胞中,用它来控制基因表达,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具体来说,就是将FTO基因片段搭载于环状DNA,通过根癌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FTO基因在水稻细胞中表达的蛋白,可以擦除RNA甲基化修饰m6A,并且影响相关RNA功能表达。
在实验室条件下,新品种水稻的产量是原来的3倍。田间试验中植株的质量提高了50%,产量也提高了50%。而且作物的根更长,光合作用更有效,能够更好地抵御干旱的压力。
重要的是,这项技术在水稻和马铃薯植株上取得了相似的结果,而这两种作物并不特别密切相关。这表明,这一基因可以在广泛的植物中发挥作用,相关研究刊发于《自然·生物技术》杂志。
《理性》杂志在报道中指出,这场由新生物技术推动的“绿色革命”预示着一个未来——使用更少的肥料提升农作物产量,最终获得更多粮食,这有助农田恢复,减少水污染及温室气体排放。
继8月11日、14日连续两次召开电力保供工作紧急视频会议后,8月15日,四川再次召开电力保供调度会。记者从会上获悉,预计全省最大用电负荷将
今年以来,四川积极扩大能源领域有效投资,前7月能源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93亿元、同比增长4%。8月15日,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前7月煤炭类
8月15日,全省防汛减灾、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深刻汲取彭州8·13山洪灾害教训,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8月9日,攀枝花技师学院实习工厂里,焊花四溅,机器声此起彼伏。身穿工作服的教师周树春,在一间间操作室里进进出出,指导学生们焊接。过去
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上半年全省物流需求平稳增长,行业运行总体平稳。全省社会物流总额64096 2亿元,同比增长4 4%;全省物流业总收入为2270
在全球最大地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掘进机生产计划已排到年底;千亿级工程机械产业园区边建设边生产,打造智能制造标杆……时已立秋,三湘大
上犹县水岩乡卫生院医生蔡昌才驱车前往金盆村为村民骆运招治病。以往,每月去医院就诊不仅路途远,还要排队。这几年有了家庭医生后,直接送
今年2月以来,省药监局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坚持问题导向,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排查风险隐患为手段,推进专项整治行动
没想到,现在直接在窗口就能办理,真是太方便了。蒋琼在九江市经营一家造型工作室,近期有意扩大生意规模,需要资金周转。她带齐资料来到九
记者从新余海关获悉,今年上半年,新余市外贸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84 3亿元,同比增长84 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4 9个百分点
作为南昌市第二季度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之一,南昌数谷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0亿元,计划2024年5月完工交付使用,拟引进字节跳动、华为(南昌)工
淮南市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颁发了第一张淮南市高层次人才优才卡。为深化我为人才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高层次人才服务保
连日来,宿州市埇桥区不断细化各项工作举措,压实防汛各项责任,提升应急救援保障能力,筑牢防汛安全堤。目前,该区防汛物资已储备到位,全
近日,无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无为市福渡镇人民政府在无为润峰中海置业有限公司项目部现场举行交地即交证颁证仪式,标志该市交地即交证优
设施齐全的卫生食堂、水冲式的独立卫生间、楼道墙体粉刷一新的宿舍……走进安徽省全椒县武岗学校,已经运行满一年的农村特色寄宿制学校成果
安徽安庆市正式成立“老年助餐慈善基
记者日前从安庆市民政局获悉,该市慈善会近日设立老年助餐慈善基金,共同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该基金专项用于资助城乡社区老年食堂、社
安徽淮北积极落实2022年电网防汛度汛
近日,国网淮北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来到110千伏中泰变电站开展防汛隐患排查。该公司积极落实2022年防汛度汛措施,提前细化应急预案,推进极端
安徽全椒县完善拓展人力信息资源助企
今年以来,全椒县不断完善拓展人力资源信息库、劳务对接信息库、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库三库信息资源,已摸排400多家次企业缺工岗位信息1 2万个
宿州市埇桥区柔性引进博士推进乡村振
宿州市埇桥区实施博士汇工程,柔性引进29名博士担任副乡镇长或园区副主任,他们将为加快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强化智力支持。目前,博士专
安徽印发出台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方
为进一步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省政府印发《安徽省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方案》,明确从编制2023年预算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
5月份安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近日,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发布了我省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统计数据。统计显示,我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 3%,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0 4个百分
安徽多种方式引导群众防范非法集资风
合肥地铁1号线、3号线上滚动播放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视频,淮南市发布《致老年群众的一封信》……6月份是一年一度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宣传月,今
铁路部门持续加大长三角地区运力投放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随着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为进一步适应旅客出行需要,助力复工复产,铁路部门自6月10日起持续加
安徽六安持续精准施策全力促进工业发
六安市与蔚来汽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智能电动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区。该园区一期计划2023年上半年投产,建成后将具备年产30万吨铝压铸产能,
安徽淮北全力维护外卖送餐员合法权益
为切实防范化解新业态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强化外卖送餐员权益保障工作,淮北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维护外卖送餐员合法权益。淮北
湖南涟源开展专项行动一对一为企业纾
位于涟源市的湖南三合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两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行,生产聚氨酯和岩棉复合板。因产品升级与产能扩充,急需新增两条生产线,
湖南蓝山县进村入户排查整治自建房安
老叔,这栋房屋墙体有开裂痕迹,要维修加固,安全重要!5月20日,蓝山县塔峰镇果木村,党员干部上门开展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连日来
一季度湖南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
近日,湖南省工业通信业节能监察中心发布一季度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耗统计监测报告。据该报告,一季度全省146家主要高耗能企业的万元
济南起步区一年来累计签约优质项目11
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建成通车,占地4000余亩的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产业园加快施工……记者21日采访获悉,建设实施方案获批复一
山东发布通知启动传统民居保护利用试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传统民居保护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省部署开展传统民居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此次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