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少帅”袁家军在研制飞船初期,遭到了一位俄罗斯同行的不以为然。俄罗斯人认为,中国只是想造一个政治飞船“玩一玩”。
事实证明,中国搞载人航天是认真的。2003年,当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平安返回,中国人以实力证明自己不仅能造出“两弹一星”,也能把航天员送入太空。
自1992年9月21日立项至今,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自力更生、攻坚克难,先后成功发射了11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以及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逐一攻克载人航天各项关键技术,如今稳步迈向空间站时代。
神舟飞船在前人肩上起飞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
鲜为人知的是,这艘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竟是由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飞船临时改装而成。
不过,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的话说,神舟飞船在设计之初,就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
苏美早期飞船都采用两舱设计。随着飞船飞行任务的日益复杂,这样的结构已不能满足航天员对活动空间的需求。而神舟飞船则采用了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组成的三舱设计,增加的轨道舱是航天员在太空时的生活舱和工作舱,返回地面之前将其分离,这样可以减小座舱尺寸。
接下来3年多,我国先后完成神舟二号、三号、四号飞船的飞行任务。在为载人飞行奠定基础的同时,还大量开展了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空间环境探测及对地观测等方面的研究。
国外在载人飞行前会搭载一些动物,比如猴子。中国没有。中国人从小都知道曾经有只叫孙悟空的猴子在天上造反,这个险万万不能冒。在神舟三号、四号飞船上均搭载了由仿真技术做成的模拟人,可以穿上航天服,模拟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时的脉搏、心跳、呼吸、饮食和排泄等多种重要生理参数,并随时受到地面指挥中心的监控,这使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得到了全面验证。
航天员在生死体验中获取经验
2003年10月15日6时15分,杨利伟钻进神舟五号飞船。至9点钟火箭发射,他的心律始终保持在每分钟76下。点火倒计时数到“4”时,他敬了个军礼。
上升到30多公里高度,火箭和飞船突然开始剧烈抖动,杨利伟的身体产生共振,五脏六腑仿佛要碎掉,他一度觉得自己要悲剧。这样的煎熬持续了26秒才逐渐减轻,事后经过科技人员努力,共振问题得到解决,在以后的飞行任务中再也没有发生。
10月16日6时许,飞船脱离轨道向着陆场飞去。重返大气层后,杨利伟目睹了前所未见的一幕: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防烧蚀层剥落产生的红白碎片不停从窗外划过,右侧舷窗随之出现裂纹。他再次陷入极度紧张,心想:这回要“光荣”。事后得知,裂纹来自窗外的防烧涂层,并非舷窗本身。
6时23分,当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时,神舟五号飞船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腹地。杨利伟的嘴唇被麦克风磕破了,他毫不在意。他清晰地记得,为他打开飞船舱门的搜救人员叫李涛。那一瞬间,他脑海里蹦出一个念头:可见着亲人了!
这次生死体验为我国载人航天获取了宝贵经验。此后,费俊龙和聂海胜在神舟六号任务中完成了我国首次多人多天太空飞行;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搭乘神舟七号飞船上天,翟志刚身穿我国自主研发的飞天号舱外航天服在太空亮相,成为我国“太空漫步”第一人。
天宫一号跨越式登场
随着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攻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不再是神舟飞船的“独角戏”,而开始了神舟、天宫的“双人舞”。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登场,实现了我国一次重大技术跨越。
2011年9月29日19时,漠北酒泉云淡风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望着余晖中金光闪闪的发射塔架,内心并不平静。2小时后,他将指挥一次超出原计划的发射。
根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部署,在以空间交会对接为核心任务的载人航天工程第二阶段,我国最初方案是将神舟飞船轨道舱改造后留轨飞行,作为目标飞行器与后续神舟“兄弟”进行无人、有人空间交会对接。相比航天大国早期交会对接的试验方法,该方案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并且技术风险较小。但沿袭10多年前制定的方案一步一动,可能错过创新超越的重大机遇。
航天人经过技术分析和风险评估认为,随着2008年神舟七号乘组完成太空行走任务,中国载人航天的工程能力和技术储备已达到更高水平,具备进一步跨越发展的条件。他们建议中央调整计划安排,直接发射8吨级的目标飞行器,兼做空间实验室,一并实现自动交会对接、手动交会对接、中长期太空驻留的第二步目标。
首次新增挠性惯性测量组合、首次使用迭代制导技术、首次采用冯·卡门曲线整流罩……面对全新的技术和设备,7000余名参研参试人员夜以继日。8次火箭总检查,234种故障预案处置演练,在不到20天里全部一次性顺利通过。天宫一号的控制系统、能源系统、动力系统……从里到外、从大件到细节,使用了超过80%的新设备新技术,远高于新研航天飞行器不超过30%新技术的惯例。
当日21时36分,天宫一号准确入轨。它成为中国航天员第一个“太空之家”,帮助我国突破和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组合体控制技术;验证了在轨中长期飞行的生命保障技术,完成了多项航天医学实验……
如今,天宫一号的继任者天宫二号已完成使命,我国空间站建设正按计划稳步推进,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工作也已启动。中国人将在太空探索更多奥秘。
记者20日获悉,为发挥好红色电影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特殊作用,2021年我省举办红色电影展映活动近63万场,观影人数近1300万人次。来自全省各
近日,遂昌育才高级中学学生李何其荣获第3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金牌,并保送北大。近年来,遂昌大力实施教育提质行动,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
据哈尔滨海关统计,2021年,我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9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同)增长29 6%,比2019年增长6 9%,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增速8 2
2021年,大连市生态环境部门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16个省级美丽宜居村污水和水源地规范化整治任务,完成15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2021年,大连市深入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网上办十项举措和容缺受理即来即办秒批秒办全程网办,实现即来即办事项达到40%以上、全程网
驾驶员于惠你好,请发9时15分2路线,请取33号车钥匙。青岛公交2路线驾驶员于惠完成面部识别后,面前的智能钥匙柜自动开启,于惠按照语音提
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典礼暨国际公共艺术论坛系列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作为国际公共艺术领域最高成就的象征,国际公共艺术奖(IAP
青岛机场集团透露,2021年,青岛机场共完成货邮吞吐量23 76万吨,同比增长14 9%。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为9 63万吨,在国外疫情形势严峻的情
2021年以来,潍坊市商务局助力外贸企业稳定发展,会同中国信保潍坊营业部,克服疫情不利因素,简化业务程序,将2200余家小微外贸企业纳入省
近日,记者从省药监局区域检查第四分局获悉,2021年,威海、烟台两市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UDI实施率达到100%,35家企业170762条产品信息
山东出台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山东新型城镇化将初步实现智慧化、绿
福建宁德在全省率先启动市属国企技能
近日,记者从宁德市相关部门了解到,宁德市以薪酬改革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启动技能人才改革,实现市属国企技能人才多劳多得,确保上升有通
2022中国·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启动
为期一个月的文旅盛宴——2022中国·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启动。新春文化旅游月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
2021年福建石狮新增市场主体32195户
记者从石狮市市场监督部门获悉,2021年,石狮市新增市场主体32195户。其中,新增内资企业830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户、外资企业113户、个体
“十四五”期间福建将推进医保“八项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福建省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专项规划》和《关于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上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