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 题:走出岛内“闷经济”困境,“登陆”成重要选择
新华社记者陈舒
“躺平”一词近年来在台湾年轻人中颇为流行,“阿姨,我不想努力”等流行语在网上走红。分析人士指出,这一现象折射出岛内年轻人受困于“闷经济”的无奈现实,深层肇因与民进党当局的执政乱象有密切关系。
小轩是台湾某大学一名大四学生,正面临毕业工作选择。他告诉记者,身边同学中存在一些“躺平族”,自己偶尔也有这样的念头。 “工作不好找、房价过高,结婚生育等问题让我们感到焦虑。更难过的是,当下环境下,大家看不到问题的解方。既然无法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预期,就放弃、‘躺平’好了。”
台行政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台湾25至44岁群体失业率连续3年攀升,去年达3.96%,是近5年来最高。同时,台湾近5年粗结婚率(结婚人数与总人口之比率)连续降低,到2020年只剩5.17%,粗出生率(出生人数与总人口之比率)则连续4年下降,2020年只剩7%。
“躺平”现象虽非台湾独有,但却有其深层次的独特缘由。分析人士认为,岛内“泛政治化”风气加剧了这一现象。“一到选举就拼命抢年轻选票,拿到执政权后就换了位子和脑子,把年轻人需求忘得一干二净。”长期研究岛内选举文化的台湾自媒体人杨咏杰认为,很多年轻人已意识到:政治人物选前口号喊得再响也不会带来改变,民众关切的民生、发展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
中国国民党中评委何鸿荣直言,年轻人不想努力不是个人问题,反映的是整个台湾在政治内耗中沉沦,没人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很多年轻人不管怎么努力,连基本生活都困难,难怪想“躺平”。
民进党当局严重破坏两岸关系,致使岛内年轻人丧失很多发展机会,这使“躺平”这一社会现象具有了台湾独有的政治色彩。民进党当局肆意操弄“反中”“恐中”民粹,煽动两岸对立对抗,打压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大量就业机会就此流失。“躺平”选择背后,有着多少的无奈与无望。“两岸关系不调整好,台湾没有希望。”何鸿荣说。
22岁的台中女孩小嫃有着切身之感。“我有些朋友家里是做观光业的,两岸关系好时,大陆游客特别多,收入很不错,他们都打算毕业后接手父母的事业。现在陆客不来了,朋友家里有的破产、有的欠债,要找份好点的工作也不容易。”
有统计数据显示,仅2013年一年,大陆居民赴台游就为台湾带来约1576亿新台币收入,背后蕴含的商机和就业机会不难想象。时任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曾表示,两岸相互开放投资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闷经济”的困境也是民进党当局执政无能的必然结果。台湾属外向型经济,高度依赖出口和贸易。民进党当局领导人上台之初,曾宣称要推动台湾产业转型、推行所谓“新南向政策”,表示这会增加年轻人的工作机会,“薪水会愈来愈好”。而今,这些承诺被事实不断“打脸”,想招商引资却连稳定供电都解决不了,对东盟贸易比重不升反降,民众“痛苦指数”创10年新高。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朱松岭表示,民进党当局醉心于政党恶斗,沉湎于谋“独”挑衅,不择手段阻挠年轻人去大陆发展,又提不出有效政策解决民生关切。“这种状况下年轻人除了‘躺平’,还能怎么办?”
在他看来,没人天生是“躺平”一族。大陆有广阔机遇和完备市场,可以给台湾青年提供更丰富多元的就业、创业选择,实现自身更好发展,让他们不再是社会的“隐形人”。
为帮助台湾青年追梦筑梦圆梦,大陆搭建平台,给予政策助力。国台办授牌设立了78家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示范点,累计服务和入驻台青投资企业和创业团队4500多个,实习就业创业的台青累计逾2万名,近20万人次参与各类交流活动。近期出台台胞申设个体工商户的新开放政策契合台青需求,为他们成就梦想提供了新选择。
台北高三学生子歆正申请就读大陆高校。“听哥哥姐姐说大陆高校优秀人才多,可能刚去压力会很大,但还是很想试试,去体验不一样、有挑战性的生活,锻炼自己。”
不少受访台青表示,“登陆”能开拓视野、提升自我,在待遇和职场上升空间上也有巨大潜力,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努力会有回报”。
乘着“绿色低碳”东风,2015年,台湾环境工程专业博士洪基恩选择跨海寻梦,随后在江苏淮安创办一家环保科技公司。公司成立以来,营业额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去年突破600万元人民币。
“环保产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风口,也是‘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议题,大陆各级政府给予我们很大政策支持。来大陆创业,这条路走对了。”洪基恩说,“我想对台湾年轻人说,大陆好不好,来过才有发言权。只要有梦想、肯拼搏、不想‘躺平’,欢迎来大陆!”
4月2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 5%。其中,交通通信上涨5 7%,教育文化娱
4月2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5 2%。19个重点监测的工业行业中,14
4月2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0 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 0%。农业生产形势总体平
4月2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开局平稳、结构趋优、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开门稳。根
贵州省重点水源工程印江自治县清渡河水库按期正式下闸蓄水。据了解,清渡河水库工程是省、市重点工程之一。工程总投资44471 99万元,总库容
记者在位于铜陵市义安经开区的安徽铜勤工业园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现场看到,工人们戴着安全帽和口罩在施工作业。铜勤金属表面处理产业园项目总
池州市坚持早字当先,认真谋划、周密安排,全力以赴做好就业促进工程民生实事,实现首季开门红。今年以来,该市已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02场,
当涂县举行2022年二季度项目集中签约、集中开工仪式,此次集中签约、开工的23个项目,总投资148 58亿元,涵盖智能制造、基础设施、现代农业
今年以来,明光市注重强化人才、资金、能源、土地等要素保障,助力企业纾困解难。该市创设三友雏鹰班等企业定制班13个,为企业定向培养专岗
近日,据合肥市蜀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蜀山区自2月下旬推出免申即享(第一批)政策以来,兑现政策资金直接拨付近2000万元,惠及企业300余家。
日前,石家庄海关启动龙腾行动2022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专项行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统计显示,2021年石家庄海关共
1-3月,唐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 79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62万标箱,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 73%、7%,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迈入4月,唐山
路南区人民法院线上服务就是好,及时完成了立案,啥都没耽误。4月9日,得到唐山市路南区人民法院的网上立案成功通知后,案件当事人于某不禁
办这些手续原来最快也得10多天,现在推出的容缺受理服务太方便了。日前,河北仁泰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业务员姚丽娜来到邯郸市行政服务中心,为
近年来,磁县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21年,该县262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281 26万元,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发展特
贵州出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
近日,贵州省能源局、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贵州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积极发展新能源,实现
贵州毕节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一对
近日,记者从毕节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为推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融合,更好发挥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毕节市
一季度贵州城镇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092
日前,记者从贵州省住建厅获悉,随着我省新型城镇化暨四改工作有序推进,今年以来截至3月底,在城镇棚户区改造方面,全省城镇棚户区改造新
一季度贵州快递服务企业累计完成业务
日前,省邮政管理局公布2022年一季度邮政行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9864 15万件,同比上升31 42%。其
一季度贵州食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6.
4月2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物价水平上看,猪肉方面,由于市场供应充足,贵州省猪肉价格1-3月各月环比分别下降
安徽灵璧县推行全域监督模式严管基层
近年来,灵璧县纪委监委整合基层监督力量,推行三级基站全域监督模式,建立乡镇纪委+镇级监督工作站+村级监督工作站的三级监督网,在创新监
安徽印发出台油菜机收减损工作方案
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安徽省油菜机收减损工作方案,部署提高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和质量,努力减少油菜收获环节损耗。根据计划,今年油菜机
安徽出台通知开展社会救助品牌深化活
社会救助有力度,群众生活有温度。日前,省民政厅下发《关于深化情满江淮 共享小康活动的通知》,提出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水平,推动形
亳州发布有关工业项目分幢不动产登记
亳州市近日出台《关于工业项目分幢不动产登记有关问题的意见》,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给每一幢厂房分别办理不动产权证,从而提高企业固定资产
安徽安庆出台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
日前,安庆市印发的《关于创建一流满宜办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提出,凡是企业的合理合法需求要全力做到、违规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发展的要
广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已全面
记者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获悉,截至3月31日,广西已全面完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广西通过对28 04万个其他草地、盐碱地、沙地、裸土地
广西将创建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
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广西将创建7个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示范市,在桂林市实施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提升行动,力争全区范
广西出台2022年实施质量强桂战略工作
我区近日印发《2022年全区实施质量强桂战略工作要点》,部署7大行动全面深入推动质量强桂工作。聚焦产业振兴,深入开展质量提升。通过实施
广西力争年底前优待证集中申领发放完
各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已经开始全面接受优待证申请。力争至2022年底,基本完成我区存量对象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4月11日,记者从自治
安徽今明两年将持续开展种业监管执法
据省农业农村厅消息,今明两年我省将在全省范围内持续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以进一步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