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驱发力 重庆涪陵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3-29 10:08:35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双驱发力重庆涪陵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核心阅读

近年来,重庆涪陵实施“科创+”“绿色+”战略,科技创新、绿色经济双驱发力,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引导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促进工业制造业绿色转型,为涪陵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制作可乐、生成淀粉、制造航空燃料……从废气到产品,二氧化碳在重庆市涪陵区白涛工业园成了“宝贝”。

重庆同辉天有气体有限公司利用园区内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制造化工原料和食品添加剂,产能达到9万吨。不出园区,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实现了绿色转换。

这一变化,得益于涪陵大力实施“科创+”“绿色+”战略。通过科技创新、绿色经济双驱发力,加上全方位的配套服务,涪陵工业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2021年,涪陵规上工业产值迈上2200亿元台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2.5%。

数字赋能,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走进重庆美心翼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生产车间里,一台台机器人和传输带串起百余米长的自动化生产线。在这里,一个个通机曲轴从毛坯投料、加工到产品检测、装箱,全部由机器完成。

“以前,一条生产线少说也得20多名工人,现在只需要2人左右,主要负责生产线维护和产品抽检。”美心翼申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佘仁波告诉记者,公司拥有加工检测设备约500台套,各类曲轴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年产能达1600万套。

通过数字赋能,设备越来越“聪明”——生产线上需要采购哪些原料、每件产品处于哪个环节、订单完成情况等,在平台系统中一目了然,实现了供应端与生产端的协同。

今年,美心翼申公司预计生产效率提高8%、生产成本下降20%,全年产值预计可达5.5亿元。

在涪陵,通过“点线面”结合,实现数字赋能提质增效的企业越来越多。“点”:抓单台设备改造,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推动企业“机器换人”;“线”:抓生产线升级、装备成套自动化数字化生产线;“面”:抓系统集成、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推动老企业跟上步伐,焕发新生。

促进传统产业与大数据、“互联网+”深度融合,涪陵近年来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50个,建成智能工厂14个、数字化车间43个,位居全市区县前列。

自主创新,新兴产业发展正盛

随着火车汽笛响起,一批产自华峰化工的新材料产品,从白涛工业园区出发,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到达广西,再通过海运运往意大利、荷兰等欧洲国家。

“我们掌握了工业关键原料己二腈的生产技术,产品销往全球各地。”重庆华峰化工副总经理苗迎彬自豪地告诉记者。

己二腈是生产尼龙66的关键材料,可用于包括帮助汽车实现轻量化等在内的多个领域。以前,我国在己二腈生产领域相对落后。近几年,重庆华峰化工迎难而上,集中一批精干力量自主研发,在国内率先攻克己二腈生产技术。2019年7月,华峰建成国内首套5万吨苯法工艺生产己二腈装置。

除了己二腈,己二酸和氨纶也是华峰的主要产品。己二酸是基础化学原料,是可降解塑料、聚氨酯泡沫、合成革(PU)、合成橡胶等主要原料,终端产品是汽车内饰、沙发家居、手机壳等;氨纶,素有“工业味精”之称,最终变成运动服、纸尿裤、防护服……在华峰的展厅内,各类高新材料的终端产品被展出。正是这两款与日常生活需求息息相关的产品,让公司订单不断。

“华峰发展壮大,关键是坚持‘科创+’,实现自主创新。”涪陵区副区长冯星贵表示,目前,涪陵已成为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己二酸和氨纶生产基地。

从高处俯瞰白涛工业园,一批新材料企业如珠串联。通过龙头企业以点带群,涪陵产业集群效应开始凸显。新材料产业形成合成材料、先进金属材料产业集群,华峰己二酸、赛特刚玉公司的棕刚玉获评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2021年,涪陵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348亿元。“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培育建设全市新材料产业高地。‘十四五’期间,涪陵新材料产业将持续加大创新研发,成为带动全区产业发展的引擎。”涪陵区委书记王志杰介绍。

绿色转型,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崇山峻岭中,蓝天白云下,涪陵页岩气田一批压裂平台整齐列阵,机组正开足马力施工。

“以前,这一片施工时比较嘈杂,还冒黑烟。”涪陵页岩气公司党委书记刘尧文介绍,传统压裂设备使用柴油,不但能耗大、烟尘排放多,而且噪声较大,夜间无法施工。

“要向绿色发展转型!”2020年5月起,涪陵页岩气田实施“油改电”工程,将所有压裂设备改为电力驱动,噪声大幅降低,实现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零排放。和以前相比,压裂设备能耗平均降低1/3,施工效率提高七成。

作为国内重要页岩气生产基地,涪陵页岩气田实施钻井、压裂平台“油改电”等节能改造项目38个,不断提升页岩气产业含“绿”量、含“金”量。

让绿色成为涪陵发展最鲜明的底色。涪陵产业“减污增绿”,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全力淘汰低效产能,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提高纯电动、氢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船舶等交通运输工具使用占比,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2021年,涪陵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左右,共建成国家绿色工厂5个、市级绿色工厂8个。“涪陵是重庆的工业大区,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创+’‘绿色+’双驱发力,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王志杰说。

乐活HOT

  • 哈尔滨新区全面铺开“一证准营”新模式
    哈尔滨新区全面铺开“一证准营”

    近日,黑龙江金权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过一次告知、一次受理、一次现场踏查审批流程,一个工作日就拿到了《行业综合许可证》。据悉,自去

  • 辽宁大连持续开展燃气直接加热火锅专项整治
    辽宁大连持续开展燃气直接加热火

    日前,市安委办持续开展餐饮场所使用燃气直接加热火锅专项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其间,发现我市部分餐饮、火锅店等场所存在使用具有易燃、

  • 前两个月辽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55万户 实有各类市场主体448.06万户
    前两个月辽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

    今年前两个月,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 55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35 81%。截至2月末,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448 06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9 86%

  • 辽宁铁岭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疫违法犯罪
    辽宁铁岭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疫违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铁岭市公安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零容忍态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疫违法犯罪。截至目前,共查处涉疫案件57起,行政处罚

  • 前两月辽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99.3亿
    前两月辽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99

    今年以来,资本布局辽宁、落户辽宁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不久前,在沈阳,2022年首批项目集中签约暨开工活动举行,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产业领

  • 安徽累计清偿理拖欠民营企业欠账款147.5亿
    安徽累计清偿理拖欠民营企业欠账

    记者从省经信厅获悉,我省大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自2018年12月开展清欠工作以来,全省累计清偿拖欠账款147 5亿元,涉及民营企

  • 前两月安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
    前两月安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

    省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省工业生产开局平稳,1月至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8%,比前两年(2020—2021年)同期平均增

  • 前两个月安徽对“一带一路”沿线进出口287.7亿
    前两个月安徽对“一带一路”沿线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两个月,我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87 7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3 8%。其中,出口19

  • 安徽已办理个税退税92.8万笔7.54亿元
    安徽已办理个税退税92.8万笔7.54

    上午在手机App上申请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下午查询退税记录时,系统就已经显示‘国库处理完毕’。近日,合肥市民盛先生说,

  • 安徽出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行动方案
    安徽出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行

    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行动方案》,提出以优质企业梯队建设为抓手,打好创新驱动、补链强链、数字赋能、要素集

  • 贵州印发出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指南
    贵州印发出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

    日前,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自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名单批复以来,我省有序推动该项工作,组织召开视频培训会,制定并印发《贵州

  • 遵义市汇川区有序推进中心城区教育发展规划
    遵义市汇川区有序推进中心城区教

    遵义市汇川区教育体育系统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

  • 贵州仁怀着力构建现代化毒品问题治理体系
    贵州仁怀着力构建现代化毒品问题

    近日,笔者从仁怀市禁毒办获悉,该市以禁毒大扫除专项行动为契机,以创建贵州省禁毒示范城市为目标,以农村毒品问题治理为抓手,以守底线、

  • 四川德阳市集中开工62个重一季度重大项目 总投资455.2亿元
    四川德阳市集中开工62个重一季度

    德阳市一季度6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其中,总投资120亿元的德阳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材料基地项目,是德阳建市以来投资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

  • 四川印发出台“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
    四川印发出台“十四五”公共服务

    近日,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围绕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公共服务供

娱乐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