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月2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稀土高新区获悉,科技部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正式在包头稀土高新区启动。
“稀土高新区将积极争取成为科技部100个国家高新区科技金融创新试点之一,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体系,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引导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向科技企业集聚,助力企业加快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稀土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邬军军表示。
金融“活水”浇灌“科技森林”
拿到8000万元的包头市重点产业基金稀土高新区子基金后,包头科锐微磁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蔺继荣长舒了一口气,企业在建的产业化项目2000吨快淬磁粉和500吨塑磁颗粒生产线终于有了保障。
今年以来,稀土高新区积极支持民营领军骨干企业发展,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通过互相参股、联合投资等方式,出资设立包头市重点产业基金稀土高新区子基金,通过基金管理机构深入调查目标企业,从中选定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投资。
“基金设立规模为15亿元,区财政局支出13.3%的金额匹配给企业,其余部分由基金公司和社会资本承担。这种创新的投资模式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稀土高新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作为包头市打造“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的重要承载区,稀土高新区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就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并制定一系列措施,用金融“活水”浇灌“科技森林”。
解决中小微企业发展中贷款难、融资难问题
近日,包头金蒙汇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新引进的4台烧结炉和2台检测设备正式投入使用,企业产能在原有1200吨的基础上,将再提升15%—20%。
“企业能够及时更新换代设备,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多亏了通过‘设备+知识产权’质押从中国银行融资到的600万元贷款。”公司董事长孙喜平说。
创新需要资金支持,往往需要外部融资。知识产权是科技型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但传统金融业务看的是企业可抵押资产和短期盈利能力,对知识产权并不认可,很难解囊支持。
为了唤醒沉睡的“知本”,稀土高新区不断探索创新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服务、管理”等方面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在国内率先开展“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联盟”建设,以“包头稀土高新区稀土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为窗口,引进16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息检索、专利申报、业务培训、维权咨询、专利转化和质押融资等8个领域的知识产权服务。
同时,稀土高新区与中国专利开发公司合作建设国内第一个“全球稀土专利专题数据库”。通过“政策推动、协调互动、服务跟进”的工作理念,运用“企业设备+知识产权”“股东房产+知识产权”“企业厂房+知识产权”“土地+知识产权”“股权+知识产权”等质押方式,促成金融与知识产权有机融合,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发展中贷款难、融资难问题。
“今年我们将陆续走访驻区拥有专利的科技型企业,并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大力宣传介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事宜,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包头稀土高新区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说。
构建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
近日,包头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鼎铜业)成功获得中国建设银行包头分行5亿元授信资金,用于企业扩大产能和设备改造。
“为华鼎铜业提供资金支持,一个原因是铜作为大宗工业原材料,除本身具有的商品属性外,还兼有金融属性。而且这家企业属于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发展前景可观。”中国建设银行包头分行总经理范瑞君表示。
今年以来,稀土高新区把科技自立自强摆在“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的首位,提出构建科技强区“四梁八柱”,从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完善科技金融组织体系、深化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拓宽科技创新融资渠道等方面重点发力,构建起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们通过‘政银企’专场对接等活动,先后为企业争取‘央贷通’‘助保金贷’‘家庭贷’‘安达贷’等信贷产品,并获得内蒙古银行包头分行每年30亿元规模的授信支持,助推企业转型发展,加速企业成果转化。”稀土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增寿说。
内蒙古银行包头分行信贷部负责人游秉谦表示:“结合稀土高新区企业发展需求,我们推出了存货质押、知识产权质押、机械设备质押、股权质押等多类贷款方式。日前,包头天和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存货质押成功获贷一笔2000万元的资金。”
金融资源与科技资源有效对接,迸发出强大的区域创新发展生机与活力。
本报记者 张景阳 通讯员 贾婷婷
记者20日获悉,为发挥好红色电影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特殊作用,2021年我省举办红色电影展映活动近63万场,观影人数近1300万人次。来自全省各
近日,遂昌育才高级中学学生李何其荣获第3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金牌,并保送北大。近年来,遂昌大力实施教育提质行动,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
据哈尔滨海关统计,2021年,我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9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同)增长29 6%,比2019年增长6 9%,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增速8 2
2021年,大连市生态环境部门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16个省级美丽宜居村污水和水源地规范化整治任务,完成15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2021年,大连市深入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网上办十项举措和容缺受理即来即办秒批秒办全程网办,实现即来即办事项达到40%以上、全程网
驾驶员于惠你好,请发9时15分2路线,请取33号车钥匙。青岛公交2路线驾驶员于惠完成面部识别后,面前的智能钥匙柜自动开启,于惠按照语音提
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典礼暨国际公共艺术论坛系列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作为国际公共艺术领域最高成就的象征,国际公共艺术奖(IAP
青岛机场集团透露,2021年,青岛机场共完成货邮吞吐量23 76万吨,同比增长14 9%。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为9 63万吨,在国外疫情形势严峻的情
2021年以来,潍坊市商务局助力外贸企业稳定发展,会同中国信保潍坊营业部,克服疫情不利因素,简化业务程序,将2200余家小微外贸企业纳入省
近日,记者从省药监局区域检查第四分局获悉,2021年,威海、烟台两市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UDI实施率达到100%,35家企业170762条产品信息
山东出台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山东新型城镇化将初步实现智慧化、绿
福建宁德在全省率先启动市属国企技能
近日,记者从宁德市相关部门了解到,宁德市以薪酬改革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启动技能人才改革,实现市属国企技能人才多劳多得,确保上升有通
2022中国·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启动
为期一个月的文旅盛宴——2022中国·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启动。新春文化旅游月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
2021年福建石狮新增市场主体32195户
记者从石狮市市场监督部门获悉,2021年,石狮市新增市场主体32195户。其中,新增内资企业830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户、外资企业113户、个体
“十四五”期间福建将推进医保“八项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福建省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专项规划》和《关于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上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