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通过修复境内的古驿道,为野生动物迁徙和野生植物传播提供了生态廊道。”10月14日,在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的平行活动生态文明论坛上,深圳市副市长张华的发言,让“南粤古驿道”的概念再次引起全球关注。
南粤古驿道,是古代交通通行的官道。近年来,广东逐渐发掘出了南粤古驿道的生态保护价值,进一步提升对古驿道的活化利用水平。目前,我省已经建立了古驿道生物多样性多元空间数据库,并在宏观线路选择、微观节点打造方面,将沿线“自然生态资源”作为南粤古驿道的重要亮点保护和利用,尤其注重满足生物的生存、迁徙等功能。
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其他政策、议题广泛而紧密地联系起来,是本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的讨论热点之一,这种趋势在南粤古驿道上得到了充分的呈现。
目前,广东已完成保护修复的1280多公里古驿道,约有1000公里分布在森林公园、保护区、郊区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周边。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古驿道的修复工作尤其注重沿线林业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不断提升古驿道的“自然”属性,打造“全开放的、永不落幕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古驿道选线串联自然保护地
广东的自然保护地数量众多,达1362个,位居全国第一,但多以“点状”“片状”分布在全省各地。保护地间缺乏联通,既无法让各地的物种顺畅交流,也无法让游客感受到线性的观赏游览体验。
2016年,广东开展了对南粤古驿道的本底摸查,发现现存较好的古驿道本体与生物多样性较好的区域在空间上基本重叠。
根据初步统计,南粤古驿道沿线两侧5公里范围内涉及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就有248个,包括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罗浮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等著名景区。
“因此,我们在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选线时,注重与自然保护地的串联,形成畅通、系统生态廊道。”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举例道,惠州罗浮山古道、梅州阴那山古道在选线时,就注重其内部古驿道的清理,并与周围乡村联通,实现了自然山林与田野乡村的有机联通。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吴永彬长期深度参与南粤古驿道沿线的生态修复、植物保护工作,在他看来,南粤古驿道本身是一座自然资源“宝库”。“很多植物看似不起眼,但很可能已经在那里生长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我们在对古驿道进行活化利用时,要更加重视对这些动植物资源的保护,这也需要更多专业力量、团队的参与。”吴永彬说。
让周边居民分享活化利用成果
近年来,广东省林业部门大力推动南粤古驿道两旁的造林绿化工作,设立了“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绿化提升”等涉农专项资金,支持南粤古驿道自然教育基地建设和沿线林相提升等工作。同时还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将“增绿添绿”工程与精准扶贫、生态环境、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古驿道沿线村庄经济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古村落、古遗迹,让周边居民分享活化利用成果。
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设置进政策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是本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大力提倡的做法。在大会部长级会议平行分论坛中,来自南非的一名官员透露,当地功能单一的保护地抗风险能力较差。“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此类保护地常常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缺口,若不迅速融资,当地的环境将迅速恶化。”这位官员说。
而在欧洲环保协会欧洲首席代表龙迪看来,如果保护地同时具备生物保育、防洪防涝、文旅教育等多方面功能,这将使其更可持续,更具保护价值。
如龙迪所言,类似的实践正在古驿道上取得实效。在古驿道具体线路修复中,省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按照“适地适树”原则,通过种植蜜源植物、食源植物等,打造了生物栖息地,招引了大量鸟类、蝴蝶类动物前来“定居”,提升了古驿道两侧生态系统的丰富度。
在2019年,省自然资源厅与省林业局在韶关梅关古道和河源粤赣古道探索开展了“广东省首批自然教育基地”打造工作,为实现“永不落幕的、开放式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提供自然教育基地载体。
多项功能综合调动,确实促进了古驿道沿线的生态恢复。省林业局数据显示,目前古驿道重点线路周边共有动物138种,其中鸟类110种、两栖爬行动物21种、兽类7种,平均每条古驿道重点段上的动物种数超过百种、鸟类种数90余种。“其中不乏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鸢、褐翅鸦鹃、小鸦鹃等珍稀物种。”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俊光介绍,未来,广东将按照《南粤古驿道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方案》在古驿道沿线持续开展山地造林、石漠化治理、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等工作。
南方日报记者 黄叙浩 邵一弘 通讯员 林荫 陈别
记者20日获悉,为发挥好红色电影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特殊作用,2021年我省举办红色电影展映活动近63万场,观影人数近1300万人次。来自全省各
近日,遂昌育才高级中学学生李何其荣获第3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金牌,并保送北大。近年来,遂昌大力实施教育提质行动,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
据哈尔滨海关统计,2021年,我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9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同)增长29 6%,比2019年增长6 9%,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增速8 2
2021年,大连市生态环境部门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16个省级美丽宜居村污水和水源地规范化整治任务,完成15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2021年,大连市深入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网上办十项举措和容缺受理即来即办秒批秒办全程网办,实现即来即办事项达到40%以上、全程网
驾驶员于惠你好,请发9时15分2路线,请取33号车钥匙。青岛公交2路线驾驶员于惠完成面部识别后,面前的智能钥匙柜自动开启,于惠按照语音提
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典礼暨国际公共艺术论坛系列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作为国际公共艺术领域最高成就的象征,国际公共艺术奖(IAP
青岛机场集团透露,2021年,青岛机场共完成货邮吞吐量23 76万吨,同比增长14 9%。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为9 63万吨,在国外疫情形势严峻的情
2021年以来,潍坊市商务局助力外贸企业稳定发展,会同中国信保潍坊营业部,克服疫情不利因素,简化业务程序,将2200余家小微外贸企业纳入省
近日,记者从省药监局区域检查第四分局获悉,2021年,威海、烟台两市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UDI实施率达到100%,35家企业170762条产品信息
山东出台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山东新型城镇化将初步实现智慧化、绿
福建宁德在全省率先启动市属国企技能
近日,记者从宁德市相关部门了解到,宁德市以薪酬改革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启动技能人才改革,实现市属国企技能人才多劳多得,确保上升有通
2022中国·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启动
为期一个月的文旅盛宴——2022中国·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启动。新春文化旅游月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
2021年福建石狮新增市场主体32195户
记者从石狮市市场监督部门获悉,2021年,石狮市新增市场主体32195户。其中,新增内资企业830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户、外资企业113户、个体
“十四五”期间福建将推进医保“八项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福建省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专项规划》和《关于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上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