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示范区:首个跨省域规划建设导则诞生
发布时间:2021-10-12 23:16:55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长三角示范区:首个跨省域规划建设导则诞生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鲍筱兰

10月9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获悉,《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规划建设导则》已经正式印发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跨省域的规划建设导则,将助力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实现“一套标准管品质”。

重点聚焦三大领域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张忠伟介绍,导则适用于先行启动区范围(660平方公里),示范区整体范围(2413平方公里)可参照执行。导则将为规划管理人员在规划建设、审批过程中提供依据,为规划设计人员编制规划和开展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指导,来塑造江南韵、小镇味和现代风共鸣的生活场景,以水为脉、林田共生、蓝绿交织的自然生态格局。

张忠伟表示,示范区的建设必须体现一体化和高质量的要求,必须体现生态绿色引领。规划建设领域涉及的范围又相对较多,按照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分步推进的原则,重点聚焦生态环境、城市设计、综合交通等3个重点领域,形成1.0版本。

生态环境上,构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从生态空间、生态景观、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建构了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管控指标体系,锚固以水为脉、林田共生、蓝绿交织的自然生态格局,引导河湖湿地、林地、农田生态系统修复和景观优化,打造覆盖城乡、活力多元、人在画中游的全域风景体系,促进区域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协同保护与治理。

城市设计上,塑造江南韵、小镇味和现代风共鸣的生活场景。从城镇和乡村两个方面构建了示范区城市设计管控指标体系,完善示范区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加强各类物质与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与活化,完整展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城乡空间脉络和文化风貌,彰显示范区的自然生态、城镇空间与地方文化三大特色,营造满足未来生产生活需求的人居环境。

综合交通上,打造绿色高效多样的综合交通系统。从公共交通、道路交通、特色交通和智慧交通四个方面建构了示范区综合交通管控(指标)体系,以交通枢纽为核心整合空间要素和配置资源,探索跨省域交通一体化衔接技术,创新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交通组织方式,践行绿色出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提供全面技术指导和支撑

上海市青浦区副区长孙挺表示,导则在规划建设方面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技术指导和支撑。青浦区淀山湖周边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滨水空间,是示范区打造世界著名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浦区下一步建设的重点区域。下一步在推动环淀山湖贯通和生态修复的实施过程中,将按照导则的要求,既保护好滨水的生态环境,还要塑造更好的生态景观,建设好淀山湖周边的交通,同时,通过导则规划建设好朱家角古镇和金泽古镇,建设出更好的江南水乡风貌。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副区长钱宇表示,导则为吴江区如何将水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动能优势,指引了一个明确的实现路径。吴江与青浦共同推进的生态安全贯通工程,就是一个鲜活的实例。该工程在建设过程当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建立了统一的标准,真正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域、一套标准管品质,解决了原来解决不了的问题,将原来“三不管”地点变成为如今的绿色生态网红的打卡地。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副县长邱建新表示,导则对生态环境、城市设计、综合交通、规划执行等方面都做出了科学清晰的界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创新性和示范性。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对新的规划编制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真正实现了多规合一和示范区规划的融合。在项目推进过程当中,实际上仍旧有一些技术的模糊点,导则也给出了答案,对真正的项目具有实质性的推进作用。

中科院院士、东南大学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段进表示,在导则编制中,他和团队深入调研分析了示范区规划建设管理现状,认真借鉴与对比了当前国际先进理念、技术及其标准,尤其注重了青浦、吴江、嘉善现行地方标准的协调,解决了过去由于三地标准不统一而造成的功能不匹配、空间不协调、风格不统一、管理不精细的“四不问题”。

段进表示,借由本次导则的编制,将这些规律以空间基因的形式锚固下来,希望通过地方标准的约束性和强制力,实现江南水乡文脉的有效传承。另一方面,导则特别强调在场地设计中应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水文条件等因素,顺应自然、随形就势,保持和恢复河流的自然走向和优美形态,保护局部弯道、深潭、浅滩以及河滨湿地等河湖水体的多样特征,塑造“湖、滩、荡、堤、圩、岛”等特色水景,充分展示江南水乡特有的,由平原湖荡、塘埔圩田、河流湿地等组成的地形地貌特征。

多方合力反复打磨

据悉,作为全国第一部跨省域的规划建设导则,示范区重点突出跨界协同、突出生态绿色、突出品质示范、突出韧性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规划建设导则经过了一个反复打磨的过程,用几个关键词来讲,就是联合编制、多方衔接、专家论证。

联合编制。为确保导则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搭建了“1+3”的工作协调平台,“1”即执委会,“3”即两区一县人民政府。组建了“1+2”的核心技术团队,“1”即东南大学段进院士团队领衔,“2”即上海规划院、上海市政院为支撑。

多方衔接。导则初稿形成后,6个月时间内执委会累计组织召开了12次导则成果的交流对接会,同时书面征求了两区一县规划、发改、交通、水务、建设、农业等多个部门意见。为进一步提高导则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执委会还组织沪苏浙两省一市7家曾参与过示范区规划建设的团队开展技术交流,充分体现管理加技术的双重引导。对于部门和技术单位书面反馈的127条意见逐条研判并充分吸纳,体现了多方参与、共商共编。

专家论证。邀请生态环境、城市设计、综合交通等领域的行政管理人员和权威技术专家开展专家论证,进一步强化技术支撑。

乐活HOT

  • 2021年福建举办红色电影展映活动近63万场
    2021年福建举办红色电影展映活动

    记者20日获悉,为发挥好红色电影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特殊作用,2021年我省举办红色电影展映活动近63万场,观影人数近1300万人次。来自全省各

  • 浙江遂昌教育提质行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浙江遂昌教育提质行动推进教育高

    近日,遂昌育才高级中学学生李何其荣获第3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金牌,并保送北大。近年来,遂昌大力实施教育提质行动,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

  • 2021年黑龙江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9.6%达1995亿元
    2021年黑龙江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据哈尔滨海关统计,2021年,我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9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同)增长29 6%,比2019年增长6 9%,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增速8 2

  • 2021年辽宁大连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2021年辽宁大连持续推进农村环境

    2021年,大连市生态环境部门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16个省级美丽宜居村污水和水源地规范化整治任务,完成15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 辽宁大连持续深入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
    辽宁大连持续深入推进环评审批制

    2021年,大连市深入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网上办十项举措和容缺受理即来即办秒批秒办全程网办,实现即来即办事项达到40%以上、全程网

  • 青岛上线运行全国首个公交钥匙智能管控系统
    青岛上线运行全国首个公交钥匙智

    驾驶员于惠你好,请发9时15分2路线,请取33号车钥匙。青岛公交2路线驾驶员于惠完成面部识别后,面前的智能钥匙柜自动开启,于惠按照语音提

  • 国际公共艺术论坛系列活动在青岛举行
    国际公共艺术论坛系列活动在青岛

    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典礼暨国际公共艺术论坛系列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作为国际公共艺术领域最高成就的象征,国际公共艺术奖(IAP

  • 2021年青岛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14.9%达23.76万吨
    2021年青岛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同

    青岛机场集团透露,2021年,青岛机场共完成货邮吞吐量23 76万吨,同比增长14 9%。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为9 63万吨,在国外疫情形势严峻的情

  • 潍坊商务局去年支持小微企业出口额17.1亿美元
    潍坊商务局去年支持小微企业出口

    2021年以来,潍坊市商务局助力外贸企业稳定发展,会同中国信保潍坊营业部,克服疫情不利因素,简化业务程序,将2200余家小微外贸企业纳入省

  • 山东两市第三类医疗器械企业UDI实施率达100% 完成170762条信息上传
    山东两市第三类医疗器械企业UDI

    近日,记者从省药监局区域检查第四分局获悉,2021年,威海、烟台两市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UDI实施率达到100%,35家企业170762条产品信息

娱乐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