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两户家庭农场,门挨门,地邻地,每年都在暗暗比:看谁种菜种得好,挣得多!”走进四川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天雄村,连片绿油油的大头菜密密麻麻铺满数十亩土地。每年营收超过20万元,让种菜大户张青树底气满满:“我们种的是不打药的有机蔬菜,收获季节自然有商户来地里收菜。”
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广元森林覆盖率达56.18%,有着生产优质农产品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绿水青山”如何转变成“金山银山”?面对转型发展考题,广元选择了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创建全省特色农业强市。
农业转型发展,脱贫攻坚持续推进
“从山上的‘泥窝’搬到集中安置点的‘金窝’,有了好房子,更有了富日子。”广元市剑阁县汉阳镇中心村村民张文杰表示,易地扶贫搬迁“搬来了希望,拔出了穷根”。
剑阁县将易地扶贫搬迁与脱贫致富相结合,不仅为搬迁户规划肉牛养殖等现代农业产业,还盘活农村闲置撂荒土地,引导贫困户将闲置的土地作为资产入股,种植真仙茄、海椒、秋葵、大头菜等,把发展绿色农业作为脱贫奔小康、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贫困户搬迁后依靠产业发展,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截至目前共发展特色扶贫产业480万亩,特色产业覆盖7.37万贫困户。”广元市委书记王菲介绍,目前全市已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基地400万亩,惠及52万农户,全市3200余个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带动3.5万贫困户增收脱贫,2013年至2018年底共有31.3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14.6%降至1.4%。
出台废旧农膜回收、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意见,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完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设备……广元将农产品纳入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坚持绿色农业的底色,截至2018年底,完成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70多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超过360个。
特色产业进村,绿色农业迸发活力
在朝天区宣河镇旭光村万亩核桃基地,三五成群的村民正在采收核桃,其中不少是贫困农户。“这一季的核桃卖出去,头上的贫困帽就摘掉了!”核桃是朝天区“名片”产业、农业“金字招牌”。截至目前,核桃基地规模达45万亩,预计今年产量达到4.7万吨,连续11年位居四川各县区第一。
“传统农业只能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现代农业才能让农民富起来。”广元市委常委、朝天区委书记蔡邦银表示,特色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最佳切入点。他告诉记者,该区已形成万亩核桃产业乡镇12个、千亩核桃专业村110个、百亩核桃生产大户800余户,64个贫困村中建成52个核桃专业村,贫困户人均核桃种植面积达2.1亩,人均核桃纯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
升级农业产业,做亮质量特色。广元通过农业园区建设把产业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体推进,形成“一个园区就是一个产业基地、一个园区就是一个亿元企业、一个园区就是一个观光景区、一个园区就是一个农村社区”的发展特色。目前,全市建成现代农业园区上百个。
此外,广元还通过建立扶贫产品认定、销售、质量监管、物流配送4个体系,开展扶贫产品进市场商超、车站景区、酒店餐厅和进专店、出海外等活动,将扶贫产品纳入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截至2018年底,共认定“四川扶贫”集体商标用标产品349个,引进培育扶贫产品销售主体149家。目前,在农产品方面,广元共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超过20个、中国驰名商标和四川名牌近50个。
农旅融合发展,生态康养人气渐旺
“搬到新居,搞起农家乐,旺季4个多月就可赚两三万元。”剑阁县盐店镇拱石村的新村聚居点,搬迁户卢民全满脸幸福。四面环山、森林覆盖率达63%的拱石村,有着双乳山、杨家坝翠云湖等令人向往的景观。交通的便利,让这里的乡村旅游逐渐兴旺,从山上搬迁而至的农户们也沾上了旅游业的福利。
广元是嘉陵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绿色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城区空气质量几乎全年为优良。中国低碳生态先进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生态康养旅游已成为该市的名片,广大易地扶贫搬迁的农户也吃上了“旅游饭”。“壮大旅游业是广元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广元市委副书记、市长邹自景表示,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就业增加,同时能促进脱贫攻坚。
“夏季游客订房,起码要提前半个月。”朝天区李家乡永乐村村民李德申将自家旧房装修后,办起农家乐,每年旅游收入超过4万元,李德申由此脱了贫。随着农旅结合发展,李家乡已建成避暑康养旅游胜地,共有农家乐207家,最多时日接待游客量超过6000人,每年可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0多万元。
一条旅游线,就是一条脱贫产业线。“今年游客比往年多,我们的收入肯定也更多!”在广元市昭化区平乐旅游区经营小商品的谭翠容,在旅游旺季每天都能卖几千元的商品。而在乡村旅游开发前,在当地摆地摊的她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3万多人的昭化区,从核心景区昭化古城向牛头山、大朝驿等景点延展的旅游公路沿线,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带动5000余名群众脱贫致富。
乡村旅游还进一步带动了农旅融合升级发展。“发展旅游带来了顾客,猕猴桃不愁卖,”昭化区紫云乡紫云村三组村民王惠种了8亩多猕猴桃,“果子刚熟,就有游客上门来采摘。”每年不到10月,她家的万斤猕猴桃就基本卖光,仅此一项便收入5万元。
记者20日获悉,为发挥好红色电影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特殊作用,2021年我省举办红色电影展映活动近63万场,观影人数近1300万人次。来自全省各
近日,遂昌育才高级中学学生李何其荣获第3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金牌,并保送北大。近年来,遂昌大力实施教育提质行动,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
据哈尔滨海关统计,2021年,我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9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同)增长29 6%,比2019年增长6 9%,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增速8 2
2021年,大连市生态环境部门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16个省级美丽宜居村污水和水源地规范化整治任务,完成15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2021年,大连市深入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网上办十项举措和容缺受理即来即办秒批秒办全程网办,实现即来即办事项达到40%以上、全程网
驾驶员于惠你好,请发9时15分2路线,请取33号车钥匙。青岛公交2路线驾驶员于惠完成面部识别后,面前的智能钥匙柜自动开启,于惠按照语音提
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典礼暨国际公共艺术论坛系列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作为国际公共艺术领域最高成就的象征,国际公共艺术奖(IAP
青岛机场集团透露,2021年,青岛机场共完成货邮吞吐量23 76万吨,同比增长14 9%。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为9 63万吨,在国外疫情形势严峻的情
2021年以来,潍坊市商务局助力外贸企业稳定发展,会同中国信保潍坊营业部,克服疫情不利因素,简化业务程序,将2200余家小微外贸企业纳入省
近日,记者从省药监局区域检查第四分局获悉,2021年,威海、烟台两市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UDI实施率达到100%,35家企业170762条产品信息
山东出台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山东新型城镇化将初步实现智慧化、绿
福建宁德在全省率先启动市属国企技能
近日,记者从宁德市相关部门了解到,宁德市以薪酬改革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启动技能人才改革,实现市属国企技能人才多劳多得,确保上升有通
2022中国·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启动
为期一个月的文旅盛宴——2022中国·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启动。新春文化旅游月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
2021年福建石狮新增市场主体32195户
记者从石狮市市场监督部门获悉,2021年,石狮市新增市场主体32195户。其中,新增内资企业830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户、外资企业113户、个体
“十四五”期间福建将推进医保“八项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福建省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专项规划》和《关于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上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