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文化消费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9%。而在7月3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专门针对促进文化消费,提出了推动消费惠民、丰富产品供给、完善市场监管三项措施,鼓励各地举办文化旅游消费季等活动,实施门票打折等政策。从故宫日历等文创产品的火爆,到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游的流行,无不折射出文化消费市场的新气象。文化消费已成扩大内需新引擎。
文创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每逢“6·18”等电商消费节,人们都会为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而惊叹,对于文化产品的消费来说也是如此。今年6月16日零点刚过,天猫图书首小时成交量同比增长就超过了550%;3分钟之内的图书成交量,就超过了去年1小时的数额……
不仅是图书,如今文化产品越发形式多样、琳琅满目。兵马俑化身成桌面手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变脸“活化”成一张张脸谱面膜,长征火箭变身为气泡水机……这正是淘宝“国宝联萌”计划的手笔。
5月21日,淘宝上线“国宝联萌”计划,宣布将在未来3年,联合淘宝卖家、平台设计师资源,共同开发超100个国宝IP,打造百亿级市场。
文创开发不仅线上热闹,线下也风景正好。7月31日,上海首家集文创产品展示、零售交易、版权洽谈于一体的实体店“海上文创”中华艺术宫店对外开放。上海特色小吃“葱油拌面”冰箱贴、可以奏出国际歌的“中共一大会址”八音盒等产品受到热捧。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认为:“这是互相整合,推动上海文创工作,传播文化,也拉动消费。”
的确,在不久前刚刚于上海落幕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仅仅4天,5700余种文创产品就吸引了观众超过5万人次,销售额超过3400万元。未来,中国文化产品的消费潜力相当可观。
文化旅游渐成热门选项
除了文化产品消费抢眼之外,文化旅游等消费也渐成时尚。据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消息,2019年“五一”假日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1.9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3.7%;实现旅游收入1176.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1%。
其中以博物馆、展览馆为目的的文化旅游,则越来越受欢迎。美团门票大数据显示,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游相关产品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00%,北京故宫、西安秦始皇陵博物馆以及新晋网红失恋博物馆等均成消费者热门选择。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介绍,从近年对节假日旅游市场的监测结果来看,90%以上的游客会参与各类文化活动,40%的游客会进入文博场所。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全国旅游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19年上半年预计国内旅游人数达30.8亿人次,旅游收入2.78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8%和13.5%。
同时,旅游也成为一个杠杆,撬动了箱包、化妆品等领域的消费。苏宁大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旅行箱包销量同比增长202%,防晒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73%,口红和面膜销量分别同比增长347%和242%。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目前,包括旅游、文化等在内的居民服务性消费已占消费总支出的“半壁江山”,应该通过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
文娱消费点亮夜间经济
加强文化消费的供给侧改革办法有很多,向深夜延伸就是其中一个。
7月31日,第七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拉开帷幕。本届消费季将重点挖掘文化活动夜间消费市场潜力,鼓励有条件的商场、剧场、影院、园区等场所,延长营业时间,发展夜间经济。
于是京城各大场馆都行动起来。国家博物馆自7月28日起每周日延长至9点闭馆。中国园林博物馆7月31日至8月4日举办“仲夏夜之梦——夜宿最美博物馆”活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每周五至周日晚开放至21时,周末夜场的观众人次已能占到全天的10%。
如今,观影观演等文化消费已成为夜间经济的新亮点。夜晚去电影院看电影或剧场看演出,成了不少人每星期固定的娱乐方式,也带来了巨大的消费增长。
以东北地区为例,大麦网数据显示,5月-8月,东北地区演唱会及音乐节共计19场,同比去年提升110%,预计观演人次将达35万,观演人次同比提升25%,票房将同比增加15%。
大麦网东北区域负责人吴迪认为,“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文娱消费不再是曲高和寡,渐入寻常百姓家”。
专家表示,话剧歌剧、音乐会、曲苑杂坛等现场娱乐演出时间通常是19∶00-22∶00,故而这类文娱消费将成为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与旅游结合的休闲展览将有更大的夜场发展空间。(韩维正)
记者20日获悉,为发挥好红色电影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特殊作用,2021年我省举办红色电影展映活动近63万场,观影人数近1300万人次。来自全省各
近日,遂昌育才高级中学学生李何其荣获第3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金牌,并保送北大。近年来,遂昌大力实施教育提质行动,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
据哈尔滨海关统计,2021年,我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9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同)增长29 6%,比2019年增长6 9%,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增速8 2
2021年,大连市生态环境部门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16个省级美丽宜居村污水和水源地规范化整治任务,完成15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2021年,大连市深入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网上办十项举措和容缺受理即来即办秒批秒办全程网办,实现即来即办事项达到40%以上、全程网
驾驶员于惠你好,请发9时15分2路线,请取33号车钥匙。青岛公交2路线驾驶员于惠完成面部识别后,面前的智能钥匙柜自动开启,于惠按照语音提
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典礼暨国际公共艺术论坛系列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作为国际公共艺术领域最高成就的象征,国际公共艺术奖(IAP
青岛机场集团透露,2021年,青岛机场共完成货邮吞吐量23 76万吨,同比增长14 9%。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为9 63万吨,在国外疫情形势严峻的情
2021年以来,潍坊市商务局助力外贸企业稳定发展,会同中国信保潍坊营业部,克服疫情不利因素,简化业务程序,将2200余家小微外贸企业纳入省
近日,记者从省药监局区域检查第四分局获悉,2021年,威海、烟台两市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UDI实施率达到100%,35家企业170762条产品信息
山东出台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山东新型城镇化将初步实现智慧化、绿
福建宁德在全省率先启动市属国企技能
近日,记者从宁德市相关部门了解到,宁德市以薪酬改革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启动技能人才改革,实现市属国企技能人才多劳多得,确保上升有通
2022中国·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启动
为期一个月的文旅盛宴——2022中国·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启动。新春文化旅游月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
2021年福建石狮新增市场主体32195户
记者从石狮市市场监督部门获悉,2021年,石狮市新增市场主体32195户。其中,新增内资企业830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户、外资企业113户、个体
“十四五”期间福建将推进医保“八项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福建省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专项规划》和《关于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上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