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产业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增强。但也要看到,对标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旅游业还存在较大差距,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对于徐州等旅游业发展基础好、潜力大的地区,如何进一步明确旅游业的产业属性和战略定位?如何切实提升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些问题都需引起重视。
从全球范围看,旅游业不仅被普遍视为“幸福产业”“朝阳产业”,而且是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00年以来,国际旅游收入在世界出口收入中所占比例一直在8%以上,超过石油、汽车、机电等出口收入,始终保持全球第一大产业的地位。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19)》显示:2018年全球旅游总收入达5.34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6.1%。
展望未来,世界旅游业将保持高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趋势,并呈现出三个鲜明特点。一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进一步上升,旅游将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二是以新兴国家为代表的旅游目的地不断出现;三是旅游产品的个性化发展越来越明显,传统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已不能满足一些旅游者的需求,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将不断涌现。
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已经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11%左右。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全面繁荣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世界最大的国际旅游消费国。在杭州、成都、重庆、西安等地,旅游业被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江西省发展的“红色旅游”受到广泛欢迎,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进一步看,现代旅游产业不仅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而且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广泛涉及并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中。世界旅游组织统计表明,旅游产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3元收入。另据有关机构测算,旅游业从业者每增加1人,就可增加4.2个相关行业的就业机会;旅游消费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工业产值可扩大2.71倍,投资可扩大0.25倍。
我国旅游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正面临着整体转型和质量提升的关口。当前,观光型旅游仍然“一枝独秀”。未来一段时间,观光型旅游虽然会保持较大市场份额,但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休闲度假型旅游将迅速兴起。同时,我国许多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尚未完全开发;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与旅游业充分发展的国家相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当然,这个较大差距也是很大的发展潜力。以杭州与徐州比较为例,颇具典型意义。杭州和徐州都流传下来很多历史故事,宋朝的苏轼在两地都曾做过县令,两地都有国家5A级景区。杭州西湖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占地6.39平方公里,有一山二塔三堤等10景;徐州“一城青山半城湖”,那里的云龙湖为温带季风气候,占地13.06平方公里,更有湖中18景。然而,两湖在知名度上、两市在接待的旅游人数及获得的旅游收入上,却相差甚远。
如何充分挖掘差距中所蕴藏的发展潜力,把旅游业真正打造成一个地方、一个区域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首先,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新发展理念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加快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旅游业发展从粗放低效向精细高效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独建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单一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从景区内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部门行为向政府统筹推进转变。对此,需强化产业思维,把握产业趋势,遵循市场规律,坚持融合发展,在建立统筹机制、拓展投融资渠道、培育消费市场、鼓励产品业态创新、推动园区升级、壮大市场主体、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务实举措,加快建立健全现代旅游产业体系。
其次,要开拓旅游业发展新空间。各地情况表明,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发展现代旅游的需要。对此,原国家旅游局提出将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的旅游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要点是,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进行全方位和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将极大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还要看到,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和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煤炭、钢铁等领域的企业纷纷投资建设文化旅游城、主题公园、酒店、旅游度假村等项目;一些互联网公司也纷纷以多种方式介入在线旅游等领域,加快布局旅游业。各地应因势利导,下功夫从完善规划入手,精准施策,支持鼓励旅游业更好发展。
再次,推动旅游业多元化发展,提质增效。现实地看,我国多数地区仍以观光型旅游为主,旅游方式单一、内容贫乏。在我国的旅游消费结构中,食住行所占比重较大,一般在70%以上,游购娱则占不足30%。而在旅游业较为发达的新加坡等地,游客的游购娱支出都在60%以上。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不仅旅游消费需求将进一步上升,消费结构也会不断升级。简单的游山玩水将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享受型和游乐型的旅游内容将逐渐增多,旅游方式也将由以观光型为主,发展到度假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保健康复旅游、民俗旅游、探险旅游等多种形式并存。这都迫切需要旅游业加快转型、提质增效。由于旅游业涉及交通、餐饮、娱乐、商业、园林、文化等许多部门,统筹协调尤为重要。只有树立“一盘棋”思想,促进各部门相关工作相互衔接,从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精心规划、协调运作,才能不断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壮大。(李中亚)
记者20日获悉,为发挥好红色电影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特殊作用,2021年我省举办红色电影展映活动近63万场,观影人数近1300万人次。来自全省各
近日,遂昌育才高级中学学生李何其荣获第3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金牌,并保送北大。近年来,遂昌大力实施教育提质行动,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
据哈尔滨海关统计,2021年,我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9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同)增长29 6%,比2019年增长6 9%,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增速8 2
2021年,大连市生态环境部门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16个省级美丽宜居村污水和水源地规范化整治任务,完成15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2021年,大连市深入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网上办十项举措和容缺受理即来即办秒批秒办全程网办,实现即来即办事项达到40%以上、全程网
驾驶员于惠你好,请发9时15分2路线,请取33号车钥匙。青岛公交2路线驾驶员于惠完成面部识别后,面前的智能钥匙柜自动开启,于惠按照语音提
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典礼暨国际公共艺术论坛系列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作为国际公共艺术领域最高成就的象征,国际公共艺术奖(IAP
青岛机场集团透露,2021年,青岛机场共完成货邮吞吐量23 76万吨,同比增长14 9%。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为9 63万吨,在国外疫情形势严峻的情
2021年以来,潍坊市商务局助力外贸企业稳定发展,会同中国信保潍坊营业部,克服疫情不利因素,简化业务程序,将2200余家小微外贸企业纳入省
近日,记者从省药监局区域检查第四分局获悉,2021年,威海、烟台两市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UDI实施率达到100%,35家企业170762条产品信息
山东出台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山东新型城镇化将初步实现智慧化、绿
福建宁德在全省率先启动市属国企技能
近日,记者从宁德市相关部门了解到,宁德市以薪酬改革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启动技能人才改革,实现市属国企技能人才多劳多得,确保上升有通
2022中国·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启动
为期一个月的文旅盛宴——2022中国·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启动。新春文化旅游月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
2021年福建石狮新增市场主体32195户
记者从石狮市市场监督部门获悉,2021年,石狮市新增市场主体32195户。其中,新增内资企业830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户、外资企业113户、个体
“十四五”期间福建将推进医保“八项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福建省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专项规划》和《关于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上获